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金筑子

关于对今人编辑的元兢《诗髓脑》的质疑

[复制链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28 1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市河宽斋《半江暇笔》云:“唐人诗论,久无专书,其数见于载籍者,亦仅仅如晨星。独我大同(806-809)中,释空海游学于唐,获崔融《新唐诗格》、王昌龄《诗格》、元兢《髓脑》、皎然《诗议》等书而归,后著作《文镜秘府论》六卷,唐人卮言,尽在其中。但惜不每章题曰谁氏之言,使后世茫乎无由采择矣。”

点评

元兢自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8 1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8-28 11:54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28 11:22
老金,你找个例子,古人称某人名,而不是称字。若兢……,如果不是作者自称,这兢能确定是元兢?古人有没 ...

这个我还真不懂:有请三羊、苏星空先生:元兢自己论声律:“若兢于《蓬州野望》,”是否可如此行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8-28 12:04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28 11:47
日本市河宽斋《半江暇笔》云:“唐人诗论,久无专书,其数见于载籍者,亦仅仅如晨星。独我大同(806-809) ...

元兢自述,“若兢于《蓬州野望》,”“若”是否多余?“兢于《蓬州野望》”好像就行了。这“若”,“就如”,是不是应该是空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28 12: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8 11:48
这个我还真不懂:有请三羊、苏星空先生:元兢自己论声律:“若兢于《蓬州野望》,”是否可如此行文?
...

三羊,苏星空都算半个国学专家,咱们看看考据家王利器的注释:
若兢{1}于《蓬州野望》

注1:此兢于《诗髓脑》中自举其诗以为例,故称名而不冠以姓,犹地卷、南卷王昌龄自举其诗之称昌龄而不冠以姓也。

点评

首先说明,三羊不是【国学专家】,三羊是【国学砖家】! 三羊之说一个日本和尚真空排序的笑话! 自从【平头、上尾、蜂腰、鹤膝】诞生以来,从史家的文献和诗家的著作,一如既往都是如此顺序。古今一人独有元兢的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8 13:32
地卷 第二、都商量入作势。 都商量入作势者,每咏一物,或赋赠答寄人,皆以入头两句平商量其道理,第三第四第五句入作是也。皆有其例。昌龄《上同州使君伯》诗言:“大贤奈孤立,有时起丝纶。伯父自天禀,元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8 1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发表于 2016-8-28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8 11:48
这个我还真不懂:有请三羊、苏星空先生:元兢自己论声律:“若兢于《蓬州野望》,”是否可如此行文?
...

一般习惯,当然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发表于 2016-8-28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8 12:01
元兢自述,“若兢于《蓬州野望》,”“若”是否多余?“兢于《蓬州野望》”好像就行了。这“若”,“就如” ...

一不【多余】,二不是【空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发表于 2016-8-28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8 12:01
元兢自述,“若兢于《蓬州野望》,”“若”是否多余?“兢于《蓬州野望》”好像就行了。这“若”,“就如” ...

空海的特出标志为【释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8-28 12:25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28 12:03
三羊,苏星空都算半个国学专家,咱们看看考据家王利器的注释:
若兢{1}于《蓬州野望》

地卷
第二、都商量入作势。
都商量入作势者,每咏一物,或赋赠答寄人,皆以入头两句平商量其道理,第三第四第五句入作是也。皆有其例。昌龄《上同州使君伯》诗言:大贤奈孤立,有时起丝纶。伯父自天禀,元功载生人。(是第三句入作)。又《上侍御七兄》诗云:天人俟明略,益、稷分尧心。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吾兄执严宪,时佐能钩深。(此是第五句入作势也)。

------

空海都商量入作势者,每咏一物,或赋赠答寄人,皆以入头两句平商量其道理,第三第四第五句入作是也。皆有其例。昌龄《上同州使君伯》诗言:大贤奈孤立,有时起丝纶。伯父自天禀,元功载生人。空海这里的“昌龄《上同州使君伯》诗言是空海称昌龄,而不是王昌龄自称。同样:“若兢《蓬州野望》”也是空海在说,而不是元兢自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发表于 2016-8-28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8 12:30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8 12:21
地卷
第二、都商量入作势。
都商量入作势者,每咏一物,或赋赠答寄人,皆以入头两句平商量其道理,第三第四第五句入作是也。皆有其例。昌龄《上同州使君伯》诗言:大贤奈孤立,有时起丝纶。伯父自天禀,元功载生人。(是第三句入作)。又《上侍御七兄》诗云:天人俟明略,益、稷分尧心。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吾兄执严宪,时佐能钩深。(此是第五句入作势也)。

------

空海都商量入作势者,每咏一物,或赋赠答寄人,皆以入头两句平商量其道理,第三第四第五句入作是也。皆有其例。昌龄《上同州使君伯》诗言:大贤奈孤立,有时起丝纶。伯父自天禀,元功载生人。空海这里的“昌龄《上同州使君伯》诗言是空海称昌龄,而不是王昌龄自称。同样:“若兢《蓬州野望》”也是望空海在说,而不是元兢自述。

老金你错了!这里也是本人自称!
古人的称呼习惯:本人自称,直呼其【名】。他称【字】或【号】,或【姓】,姓氏后面附带官衔或祖籍。

这些礼仪常识,空海是知道的。

点评

三羊这回说了个明白话,不愧是孔子故里山东人,懂礼法,不象老金,远居边陲乡野,称呼人没个礼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8 1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28 1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8 12:25
老金你错了!这里也是本人自称!
古人的称呼习惯:本人自称,直呼其【名】。他称【字】或【号】,或【姓】 ...

三羊这回说了个明白话,不愧是孔子故里山东人,懂礼法,不象老金,远居边陲乡野,称呼人没个礼法。

点评

首版见笑了,幼儿园的小儿科,可能老金忽视这个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8 12: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