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8-17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7 09:32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17 09:16
科举考试的答案是唯一的,一个字读音不可能有两个,否则考官如何去阅卷?唐代科举考试的韵书肯定是用官韵,即切韵或唐韵,不可能用什么小道韵书。再说元兢只说过换头,换腰,承平,那里说过二五异声的蜂腰?可见蜂腰说在元兢时即已淘汰
书还是要多读的!难道你不知道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的字么?
元兢语录: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诗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彫饰。”
“君”与“甘”非为病;“独”与“饰”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
依据《切韵》或《唐韵》,状元帖就要落榜!
唐大历十年(775)丁泽 状元殿试帖《龟负图》
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五方行有配,八卦义宁孤。
作瑞旌君德,披文协帝谟。乘流喜得路,逢圣幸存躯。
莲叶池通泛,桃花水自浮。还寻九江去,安肯曳泥途。
〇入〇〇上,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去〇〇入,〇平〇〇平;〇平上〇仄,〇仄上〇平。
〇入〇〇上,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
本诗押【虞韵】,浮字,【尤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