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三羊山人

六朝沈约、唐朝元兢、明朝真空,三大声律体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0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30 08:00
人民公社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反过来【就是好】,翻过去【就是好】。这不是辩论,这是嘴硬杠子头。

那你说,李世民写的是元兢体,根椐何在?李既不是永明体又不是元兢体,是自创体,他又自创了什么?!

点评

李世民的诗,是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8: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30 0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30 07:48
有漏洞,可以补!依照李世民和三个十八学士的应制诗来看,不是永明体吧!

宫廷文化圈不习惯永明体,皇帝 ...

我当然有证据,五七言尖头律就是近体格律,也是三羊的盲点,或有意回避,明明近体格律就记载在那,三羊都去找什么元兢二五法,二五法是沈约永明体,不要乱记帐。

点评

依据状元诗律诗为例吧,看看北山如何总结!三羊谢谢,临屏静候佳音 崔曙《试得明堂火珠》诗曰: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终期圣明代,国宝在名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8:57
探讨【声律】,不要提【格律】! 以免概念混乱,虽然【格律】包括在【格律】之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8:24
我当然有证据,五七言尖头律就是近体格律,也是三羊的盲点,或有意回避,明明近体格律就记载在那,三羊都去找什么元兢二五法,二五法是沈约永明体,不要乱记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30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30 08:21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0 08:13
我当然有证据,五七言尖头律就是近体格律,也是三羊的盲点,或有意回避,明明近体格律就记载在那,三羊都去找什么元兢二五法,二五法是沈约永明体,不要乱记帐。

你有证据,很好,你北山可以根据,勾勒出一套体系来!【五七言尖头律就是近体格律】的声律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30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30 08:07
那你说,李世民写的是元兢体,根椐何在?李既不是永明体又不是元兢体,是自创体,他又自创了什么?!
...

李世民的诗,是近体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30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0 08:13
我当然有证据,五七言尖头律就是近体格律,也是三羊的盲点,或有意回避,明明近体格律就记载在那,三羊都 ...

探讨【声律】,不要提【格律】!

以免概念混乱,虽然【格律】包括在【格律】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30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30 08:35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0 08:05
徐松《登科记考》于《永隆科举诏》“进士试杂文两首”下注云:“按杂文两首,谓箴铭论表之类。开元间,始以 ...

三羊早就多次转帖过的:
《梁玙墓志与唐进士科试杂文》陈铁民

内容提要 早在武后垂拱二年,已出现进士科试杂文用一诗一赋的例子,这比起清徐松所考,往前推移了 48年;徐松关于“按杂文两首,谓箴铭论表之类”的说法,缺少事实根据,难以成立;由徐松的说法引出的关于唐诗繁荣与进士科以诗赋取士之关系的结论,尚有可商之处。

为了不浪费空间,你自己百度一下,去读读《梁玙墓志与唐进士科试杂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0 08:13
我当然有证据,五七言尖头律就是近体格律,也是三羊的盲点,或有意回避,明明近体格律就记载在那,三羊都去找什么元兢二五法,二五法是沈约永明体,不要乱记帐。

依据状元诗律诗为例吧,看看北山如何总结!三羊谢谢,临屏静候佳音

崔曙《试得明堂火珠》诗曰: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终期圣明代,国宝在名都。

点评

标准平仄律,特拗句也标明了,终期圣明代,平平仄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0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世民的诗,粘对是零乱的,这正是永明体的特点。

点评

依据平韵诗来说,永明体无法讲究【换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9:20
从联与联的声律关系来说: 永明体,是讲【鹤膝】; 近体诗,是讲【换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30 09:10
李世民的诗,粘对是零乱的,这正是永明体的特点。

从联与联的声律关系来说:
永明体,是讲【鹤膝】;
近体诗,是讲【换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30 09:10
李世民的诗,粘对是零乱的,这正是永明体的特点。

依据平韵诗来说,永明体无法讲究【换头】,

点评

李世民的诗很多,其中两首五律与近体律诗相同。其余都不合粘对律。不少句子也不是二五异声,只合二四分明。有的也不讲究换头。如“暂低迷辇度,还高值浪惊。”“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11: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