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三羊山人

六朝沈约、唐朝元兢、明朝真空,三大声律体系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30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30 06:42
相对完整而又官学流行的声律论理体系,其来源或主要来源于,必然锁定宫廷文化圈,尤其锁定皇帝李世民。妻儿 ...


唐太宗写的诗是依永明体格律。元兢不能依唐太宗诗制定一个格律出来。

老金啊!【唐太宗写的诗是依永明体格律】,您老是怎么说出口的?
有钱难买老来瘦
闲钱不买老年痴

点评

难道唐太宗是依照元兢理论写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0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30 07:09
唐太宗写的诗是依永明体格律。元兢不能依唐太宗诗制定一个格律出来。

老金啊!【唐太宗写的诗是依永明 ...

难道唐太宗是依照元兢理论写的?!

点评

正好翻个了,元兢声律体系来源,或主要来源是李世民的诗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7: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30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30 07:28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30 07:21
难道唐太宗是依照元兢理论写的?!

正好翻个了,元兢声律体系来源,或主要来源是李世民的诗篇!
当然元兢声律体系的来源,也不排除隋朝和六朝!
当元兢的声律体系,被朝廷贴上【官方】之后,自然会成为科考律诗的声律标准。


点评

唐太宗李世民的诗篇其格律是皇帝自创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0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30 07:22
正好翻个了,元兢声律体系来源,或主要来源是李世民的诗篇!
当然元兢声律体系的来源,也不排除隋朝和六朝 ...

唐太宗李世民的诗篇其格律是皇帝自创的?!

点评

也很难说,李世民也可以有学习前人的权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7: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30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30 07:46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30 07:39
唐太宗李世民的诗篇其格律是皇帝自创的?!

也很难说,李世民也可以有学习前人的权利!
退一步讲,能够写出符合近体试律的人,不一定就有近体声律论理,不一定能勾勒出声律框架!


例如,沈约的永明体声律论理体系,声律体系的构成是沈约,但是沈约之前,就有符合永明体声律体系的作品!

点评

李世民写的就是永明体!说元兢根椐他的诗就可制造一套格律来,难以置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7: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30 0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永隆二年(681)八月朝廷颁诏科考律诗:“自今已后,考功试人,明经每经帖试,录十帖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此时的科考,官方就必定有一套相对完整而又官学流行的声律论理。声律论理的不完成,答卷判卷两全其难!官学不流行,考生就难以应考。譬如,现在全国高考。学英语,考英语,不学德语,则不考德语。即便改革,国家不会突然考德语。由此可知,永隆二年(681)朝廷颁诏试律,就说明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声律论理体系,已经在官办学堂广为流行。


……
三羊这段分析是有漏洞的:
1,永隆二年的试贴诗并无文献记载,无法确认这年是不是考了试贴诗,也无法确认试贴诗是永明体还是近体。
2,“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永隆二年的杂文是不是包含了试贴诗,学界尚在争论,文律是不是格律,学界也在争论,基本持否定态度。

点评

三羊这段分析是有漏洞的: 1,永隆二年的试贴诗并无文献记载,无法确认这年是不是考了试贴诗,也无法确认试贴诗是永明体还是近体。 2,“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永隆二年的杂文是不是包含了试贴诗,学界尚在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7: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30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30 07:57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0 07:44
三羊这段分析是有漏洞的:
1,永隆二年的试贴诗并无文献记载,无法确认这年是不是考了试贴诗,也无法确认试贴诗是永明体还是近体。
2,“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永隆二年的杂文是不是包含了试贴诗,学界尚在争论,文律是不是格律,学界也在争论,基本持否定态度。

有漏洞,可以补!依照李世民和三个十八学士的应制诗来看,不是永明体吧!

宫廷文化圈不习惯永明体,皇帝诏令科考永明体,就不和逻辑了吧!

争议归争议,双方必有一对一错。三羊认为,唐朝近体的声律是【元兢的四声25法】,北山你认为是王力的即讲【24可以分明,又可以不分明】。你我也是争议,但是三羊有证据,北山五证据。谁对谁错不是一目了然吗?

点评

我当然有证据,五七言尖头律就是近体格律,也是三羊的盲点,或有意回避,明明近体格律就记载在那,三羊都去找什么元兢二五法,二五法是沈约永明体,不要乱记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8: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0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30 07:42
也很难说,李世民也可以有学习前人的权利!

李世民写的就是永明体!说元兢根椐他的诗就可制造一套格律来,难以置信!

点评

人民公社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反过来【就是好】,翻过去【就是好】。这不是辩论,这是嘴硬杠子头。 【李世民写的就是永明体】,什么道理也不讲,金口玉牙五字清【就是永明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8: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30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30 08:02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30 07:50
李世民写的就是永明体!说元兢根椐他的诗就可制造一套格律来,难以置信!
...

人民公社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反过来【就是好】,翻过去【就是好】。这不是辩论,这是嘴硬杠子头。

【李世民写的就是永明体】,什么道理也不讲,金口玉牙五字清【就是永明体】!
退一步讲,假设李世民写的就是永明体,永明体的声律早有沈约完成,元兢吃屎也赶不上热的!

点评

那你说,李世民写的是元兢体,根椐何在?李既不是永明体又不是元兢体,是自创体,他又自创了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30 08: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山钓者 于 2016-8-30 08:07 编辑

徐松《登科记考》于《永隆科举诏》“进士试杂文两首”下注云:“按杂文两首,谓箴铭论表之类。开元间,始以赋居其一,或以诗居其一,亦有全用诗赋者,非定制也。杂文之专用诗赋,当在天宝之季。”“学界解释杂文,多引徐松此按语。

点评

三羊早就多次转帖过度: 《梁玙墓志与唐进士科试杂文》陈铁民 内容提要 早在武后垂拱二年,已出现进士科试杂文用一诗一赋的例子,这比起清徐松所考,往前推移了 48年;徐松关于“按杂文两首,谓箴铭论表之类”的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08: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9: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