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金筑子

近体诗的平仄声调并非唐代时音,当为继承沈约所辩定

[复制链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5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5 09:45
三羊倒底对韵书懂多少?广韵是切韵的增补,叫《增广切韵》,广韵即切韵,你在一天在瞎扯些什么呢?!
...

为何要增补,还不是收字不全的问题?
所以,《广韵》并不等于《切韵》!
理同,《韵略》不等于《集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5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5 09:45
三羊倒底对韵书懂多少?广韵是切韵的增补,叫《增广切韵》,广韵即切韵,你在一天在瞎扯些什么呢?!
...

《切韵》分193韵,《广韵》分296韵
《广韵》如何等于或相似《切韵》呢?

点评

不是相似,而是就是!增广即增补。你懂么?三羊体重五十公斤增加到六十公斤,难道就不是三羊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10: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5 10:01
《切韵》分193韵,《广韵》分296韵
《广韵》如何等于或相似《切韵》呢?

不是相似,而是就是!增广即增补。你懂么?三羊体重五十公斤增加到六十公斤,难道就不是三羊了?!

点评

既然如此,考证唐诗为何只可以《广韵》,不可以《集韵》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1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5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5 10:36
不是相似,而是就是!增广即增补。你懂么?三羊体重五十公斤增加到六十公斤,难道就不是三羊了?!
...

既然如此,考证唐诗为何只可以《广韵》,不可以《集韵》呢?

点评

月,在切韵-唐韵-广韵都是入声,并未因原先没有而增补,你把唐诗月说成读去声是以切韵-唐韵-广韵以外的韵书,这叫胡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1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5 10:44
既然如此,考证唐诗为何只可以《广韵》,不可以《集韵》呢?

月,在切韵-唐韵-广韵都是入声,并未因原先没有而增补,你把唐诗月说成读去声是以切韵-唐韵-广韵以外的韵书,这叫胡闹!

点评

《广韵》比《切韵》多收13个的韵、多收一万的字,也是【胡闹】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1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5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5 11:09
月,在切韵-唐韵-广韵都是入声,并未因原先没有而增补,你把唐诗月说成读去声是以切韵-唐韵-广韵以外的韵 ...

《广韵》比《切韵》多收13个的韵、多收一万的字,也是【胡闹】吗?

点评

三羊说: 但“切韵,已经失传。你也不能证明唐人是依据唯一《切韵》的证据。---”。 回:没错,杜审言 也有可能参考其他韵书。不过,这仅是一个推测--一个没有支持证据的推测。 杜审言 的诗,按常理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15: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6-8-15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6-8-15 15:20 编辑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5 11:17
《广韵》比《切韵》多收13个的韵、多收一万的字,也是【胡闹】吗?

三羊说: 但“切韵,已经失传。你也不能证明唐人是依据唯一《切韵》的证据。---”。

  回:没错,杜审言 也有可能参考其他韵书。不过,这仅是一个推测--一个没有支持证据的推测。
       杜审言 的诗,按常理是依《切韵》,这虽然也是一个推测,但比较合情理且有多数证据。

      因为 杜审言 是进士出身的政府官员,很难想象他是会使用其他无名韵书考进“进士”。朝廷的科考,不依《切韵》《唐韵》---即以后的《广韵》难道是依其他韵?  据《御制[康熙字典]序》的“于唐则《广韵》”记述(这个说法可不是胡闹的),是据《切韵》、《唐韵》即后来在《广韵》--是同一说法。为什么呢?
      因为《广韵》是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非是唐朝。这是说明了《广韵》是根据更早的《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成。《广韵》其本质就是《切韵》、《唐韵》的延伸,包括字数的延伸而本质不变。以致有“于唐则《广韵》”的说法。另,王仁昫撰.大唐刊謬補缺切韻(唐敦煌刻本殘卷)收藏于巴黎國家圖書館,我们依然可以以此对照《广韵》,可以证实。即“于唐则《广韵》”。
     三羊 不是也同样没有可信证据,来证明唐人(杜审言作诗)不是 依据唯一《切韵》的证据吗?---这是近于胡闹哈。

    《集韵》和《广韵》主要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集韵》收字多,并且收的异体字很多。一个字不管是正体、古体、或体、俗体,全部收进,一个字可多到八九个写法。反切多采自《经典释文》。这正好是离开了《切韵》音系的单纯但统一的音系。 ---也是使现在三羊陷入八卦阵的原因。
  考证唐诗为何只可以《广韵》,不可以《集韵》的原因是:《御制[康熙字典]序》“于唐则《广韵》”
  三羊 有什么理由说“于唐则《集韵》或《康熙字典》”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5 16:16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15 15:08
三羊说: 但“切韵,已经失传。你也不能证明唐人是依据唯一《切韵》的证据。---”。

  回:没错,杜审言  ...

你的说法,扯远了!
【浮声切响】,难道不是所有字典都解释错了!书,不可不信,但是,不可全信。尽信书,不如无书。

点评

没有扯远,我们是从【 白:房密切,音弼。】是不是入声开始的,因《切韵》失佚,依资料可以依《广韵》 房密切 就是 入声。而三羊是主张依《集韵》《康熙字典》。一直都是在论这个论题。 论【浮声切响】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17: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5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15 15:08
三羊说: 但“切韵,已经失传。你也不能证明唐人是依据唯一《切韵》的证据。---”。

  回:没错,杜审言  ...

广韵,206韵,切韵,193韵。
广韵能等于切韵吗?

广韵,收字26194个,切韵,收字12158个。
广韵能等于切韵吗?

点评

金版 93#的贴是最简明的回答。 不是相似,而是就是!增广即增补。你懂么?三羊体重五十公斤增加到六十公斤,难道就不是三羊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1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6-8-15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6-8-15 17:14 编辑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5 16:14
你的说法,扯远了!
【浮声切响】,难道不是所有字典都解释错了!书,不可不信,但是,不可全信。尽信书, ...

没有扯远,我们是从【 白:房密切,音弼。】是不是入声开始的,因《切韵》失佚,依资料可以依《广韵》 房密切 就是 入声。而三羊是主张依《集韵》《康熙字典》。一直都是在论这个论题。

      与【浮声切响】无关,这才是扯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0 01: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