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金筑子

近体诗的平仄声调并非唐代时音,当为继承沈约所辩定

[复制链接]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6-8-14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6-8-14 12:43 编辑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4 10:40
三羊回复:1
康熙字典的标注有两种,
第一种,是既标【音】也标【调】;

反切,是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以定清浊,下字以定平上去入;  如白:房密切,音弼。  其中的 房密切,是指上字“”取声母,与"白"字同声同清。 下字“密”取韵母和声调,与“白”字同为入声,韵归“質”部。 与汉字 弼 (駜胇邲佖) 读音相同。  (上述依广韵)

   一个字如注有“反切”,如:白,房密切,则已包含了汉字的 音和调类,即已定“白”字是入声也就是说没有只标【音】不标【调】的"反切"。



附件:
  调,和也,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和谐好听的一组音,在汉语分析上往往是要说  调类---声的调类--古汉语的调类有四个: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音,声也。声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点评

反切,是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以定清浊,下字以定平上去入; 如白:房密切,音弼。 其中的 房密切,是指上字“房”取声母,与"白"字同声同清。 下字“密”取韵母和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4 1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4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4 12:45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14 12:39
反切,是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以定清浊,下字以定平上去入;  如白:房密切,音弼。  其中的 房密切,是指上字“”取声母,与"白"字同声同清。 下字“密”取韵母和声调,与“白”字同为入声,韵归“質”部。 与汉字 弼 (駜胇邲佖) 读音相同。  (上述依广韵)

   一个字如注有“反切”,如:白,房密切,则已包含了汉字的 音和调类,也就是说没有只标【音】不标【调】的"反切"。

附件:
  调,和也,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和谐好听的一组音,在汉语分析上往往是要说  调类---声的调类--古汉语的调类有四个: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音,声也。声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三羊认为,苏先生说的不对。既然包含声调,为何有的只是注音不注调。相反,有的既注音又注调呢?


【只是注音不注调】与【既注音又注调】,肯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啊!

点评

三洋 说:“为何(《康熙字典》)有的只是注音不注调。相反,有的既注音又注调呢?” 回:这一问是另论。 我说的是: 一个字如注有“反切”,如:白,房密切,则已包含了汉字的 音和调类,即已定“白”字是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4 13: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6-8-14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4 12:41
三羊认为,苏先生说的不对。既然包含声调,为何有的只是注音不注调。相反,有的既注音又注调呢?

三洋 说:“为何(《康熙字典》)有的只是注音不注调。相反,有的既注音又注调呢?”
回:这一问是另论。

    我说的是:  一个字如注有“反切”,如:白,房密切,则已包含了汉字的 音和调类,即已定“白”字是入声。也就是说没有只标【音】不标【调】的"反切"。

点评

三洋 说:“为何(《康熙字典》)有的只是注音不注调。相反,有的既注音又注调呢?” 回:这一问是另论。 我说的是: 一个字如注有“反切”,如:白,房密切,则已包含了汉字的 音和调类,即已定“白”字是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4 1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4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14 13:04
三洋 说:“为何(《康熙字典》)有的只是注音不注调。相反,有的既注音又注调呢?”
回:这一问是另论。 ...

三洋 说:“为何(《康熙字典》)有的只是注音不注调。相反,有的既注音又注调呢?”
回:这一问是另论。

    我说的是:  一个字如注有“反切”,如:白,房密切,则已包含了汉字的 音和调类,即已定“白”字是入声。也就是说没有只标【音】不标【调】的"反切"。
=====================================


你从哪里证明。【白,房密切,已包含了汉字的 音和调类,即已定“白”字是入声】?

点评

理由是如 51# ,再引到此处是: 反切,是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以定清浊,下字以定平上去入; 如白:房密切,音弼。 其中的 房密切,是指上字“房”取声母,与"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4 1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4 11:46
你有何证据,证明唐朝科举【只以《切韵》为标准】呢?

唐考官许敬宗等合奏:《切韵》韵部太苛,合而用之。这就是说当时用切韵取仕。

点评

许敬宗(592—672) 科考律诗时间,依据现有史料是681年。 小说资料许敬宗的【合而用之】,最多是科举律赋的押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4 16: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4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4 16:07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4 14:19
唐考官许敬宗等合奏:《切韵》韵部太苛,合而用之。这就是说当时用切韵取仕。
...

许敬宗(592—672)
科考律诗时间,依据现有史料是681年。

小说资料许敬宗的【合而用之】,最多是科举律赋的押韵。再说,《切韵》的合而用之,也并不代表科举韵书唯有用《切韵》啊!

另外,《平水韵》赫赫有名,为何康熙字典没有引用他的记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6-8-14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6-8-14 17:19 编辑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4 13:23
三洋 说:“为何(《康熙字典》)有的只是注音不注调。相反,有的既注音又注调呢?”
回:这一问是另论。 ...

理由是如 51# ,再引到此处是:
  反切,是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以定清浊,下字以定平上去入;  如白:房密切,音弼。  其中的 房密切,是指上字“”取声母,与"白"字同声同清。 下字“密”取韵母和声调,与“白”字同为入声,韵归“質”部。 与汉字 弼 (駜胇邲佖) 读音相同。  (上述依广韵)

证明就是:依《广韵》 所有的字, 如果其 反切 下字是以“密”取韵的话,都是入声韵,韵归“質”部,无一例外。
   白:房密切,是入声也不例外。  ( http://ytenx.org/kyonh/yonh 韻母及反切下字 --此网址可以查询)。
   房密切  只有“弼、駜、胇、邲、佖、五个字。 再无其他。都是属入声五質。





点评

弼古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4 18: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4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4 18:15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14 17:17
理由是如 51# ,再引到此处是:
  反切,是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以定清浊,下字以定平上去入;  如白:房密切,音弼。  其中的 房密切,是指上字“”取声母,与"白"字同声同清。 下字“密”取韵母和声调,与“白”字同为入声,韵归“質”部。 与汉字 弼 (駜胇邲佖) 读音相同。  (上述依广韵)

证明就是:依《广韵》 所有的字, 如果其 反切 下字是以“密”取韵的话,都是入声韵,韵归“質”部,无一例外。
   白:房密切,是入声也不例外。  ( http://ytenx.org/kyonh/yonh 韻母及反切下字 --此网址可以查询)。
   房密切  只有“弼、駜、胇、邲、佖、五个字。 再无其他。都是属入声五質。

【弼】字,并非只有入声!
《唐韻》房密切《集韻》《韻會》《正韻》薄密切,頻入聲。(質韻)
又叶平祕切,音備。(寘韻)

广韵没有,并不等于其他韵书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4 16:02
许敬宗(592—672)
科考律诗时间,依据现有史料是681年。

平水韵只有韵部,没有自己的反切注音。平水韵字的反切注音依《广韵》,因此康熙字典不引。

点评

由此看来,平水韵的档次还是不行的! 区区一本7千左右字数的平水韵,任何担当浩瀚的唐诗大任? 平水韵能够保证唐朝律诗,不超出《平水韵》范围吗? 在下三羊,候教金斑竹,以下两首殿试帖,其押韵标准的依据是那本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06:02
其他韵书,为何有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4 22:29
由此看来,平水韵还是不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4 2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韵没有,并不等于其他韵书没有!
------------
在广韵之前,唐宋诗不用其他韵书!

点评

那么,用何种韵书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5 06:09
你有依据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4 22:29
胡说八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4 2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