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明镜非台

【百家争鸣】第二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赵韵之 发表于 2014-9-14 14:43
对了,“双”怎么出律了?查了半天,没看出来。请先生说明白些,谢谢! ...

“平平平仄平”句式虽不是没有先例,但个人认为,还是老实地能不用就不用,“双”字不是什么非用不可的字,亦无因律害意之说,因此我提醒你出。
当然,你若说这是拗句的一种,也不是不可以,但我认为,一般这种句式,在首句比较多见,比如“黄四娘家花满溪”之类的,二句用的,基本凤毛麟角,或者说我还没怎么见到过,(也可能我读的律诗不够多吧)。
但作诗的原则,是尽量避免“孤平”或“孤仄”,以达到声律和谐的效果。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见,你可再向梅岭等大行家请教。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4-9-14 15:03
句子的約束、押韻、對仗構成了近體詩的幾大要素,從近體詩的寫作要求來說,這幾大要素是不可或缺的,但詩 ...

个人认为,写到一定程度固然可以,如三仄脚,经常被人诟病,但古来成作亦屡见不鲜,但若完全没有了标准,这评诗便成了一个扯不清的话题了。
所以俺通常不评诗,只评词就是这道理,合谱就是合谱,不合就出,懒得扯皮去讨论啥可以啥不可以的问题:P

点评

学习格律诗,便要以合律为原则——当然可以不合,那么就是水平不到。我前面写那个五古,妙则师兄说让我改成五言排律,我真的改不出来,我没那水平。写的时候没想往排律写,回头再想法子改,难度忒大,我懒,我不想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5 18:22
所以,我看詩,就很少去看哪裡哪裡出了,哪裡哪裡對仗不好。我看詩、首重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4 18:43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韵之 发表于 2014-9-14 15:34
O(∩_∩)O谢谢先生的指教!我也认为一切为意而不得缚束体中。而且比如诗经三百篇,哪个人为其格为其律? ...

哦,对了,还有一个问题
这是看到了你这794楼回帖的观点,及想到了“黄四娘家花满溪”而联想起来的
因为有个不必刻意为之,这句话
那么也就是你对格律方面基本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而我还和你说的是,那句诗中的“家”和“花”,与我给你提醒的第二点的正纽问题,实际是矛盾的
诗这东西,各有各说法
如正纽的解释:格律诗八病之一。如壬﹑衽﹑任﹑入四字为一纽,一句之中,已有壬字,更不得安衽﹑任字。
但你要说成作里有,而且被人传了那么久了,那也没法。
就这道理

点评

古代的排律啥的对仗工整的去了,都没见多少比那些大家而对仗不怎么工整的流传的广。所以古人大家吟诗,首意而后工。那种发散思维浪漫情怀的如李白就偏向于创作古风,因不喜摧眉折腰于此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4 20:38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悬壶济世 发表于 2014-9-14 15:02
临江仙:风
荷叶翻飞摇碧浪,鸳鸯对对欢腾。
平湖玉兔亮霞灯。

临江仙:风
荷叶翻飞摇碧浪,鸳鸯对对欢腾。
平湖玉兔亮霞灯。
行船开五步,拂面觉千层。
寺院檐铃声入耳,炉香扑鼻频增。
流连此景过三更。
依依离圣地,不愿系长绳。


这首词,应作者要求,说一下得词味的问题。
1、第一句浪的问题,浪与荷结合得比较成功的,只有欧阳修的“浪溅荷心圆又碎”,而水波,可以用波,澜,浪等不一而足,根据国家气象局的解释,能达到浪的级别至少是3级风,水面相对高差最少0.5-1.25米,在这种状况下,荷叶都被打翻了,鸳鸯都被打跑了,还诗意啥(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说法哈,幽默一下,君莫生气),因此,那个浪在里面怎么看怎么别扭,不考虑格律的情况下,波就足够了,和风之下,荷叶和鸳鸯才显得美。
2、鸳鸯对对,若让我个人来写,写了鸳鸯就不会写对对,因为鸳鸯的潜在含义就是对对,当然,这取决于个人的写作习惯。
3、若是傍晚,玉兔在东边,晚霞在西面,若清早,玉兔在西面,朝霞在东边,玉兔怎么亮霞灯,是写的早上还晚上?俺没想明白
4、行船开五步,不如弄作兰舟行五步(不考虑格律的情况下),所谓“开船”过口语化,而且行即是开,不如省一个字来描一下船,还更诗意点。
5、炉香扑鼻频增,频增两字用得生硬了些,影响整句的构境。
6、末句系的长绳是船的缆绳么?那么系是代表靠岸,那就是不愿上岸的意思吧
哦,顺便提一下,扑字是入声

我用你词里的元素,写了个上阕,供你参考,要吃饭了,下阕来不及写了,一家胡言,不值一晒。


风摇荷浪盈天碧,平湖鹭起鸳惊。
波心潋滟捧霞灯。
棹轻舟漾漾,拂面觉千层。


……

点评

感谢明镜一照 受益匪浅 问好明镜敬茶致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5 11:42
发表于 2014-9-14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9-14 16:36
个人认为,写到一定程度固然可以,如三仄脚,经常被人诟病,但古来成作亦屡见不鲜,但若完全没有了标准, ...

所以,我看詩,就很少去看哪裡哪裡出了,哪裡哪裡對仗不好。我看詩、首重意。

点评

问好梅版主!所以,我看詩,就很少去看哪裡哪裡出了,哪裡哪裡對仗不好。我看詩、首重意。 ...{个人完全认同,说得好,鼓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5 09:55
那我弄个首句孤平,颔联不对,颈联出韵,尾联三平脚的诗出来,意倒是很好,你咋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4 18:49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4-9-14 18:43
所以,我看詩,就很少去看哪裡哪裡出了,哪裡哪裡對仗不好。我看詩、首重意。 ...

那我弄个首句孤平,颔联不对,颈联出韵,尾联三平脚的诗出来,意倒是很好,你咋办?:P

点评

你弄一个来 这个难度也真的蛮大的。。。 首句孤平,你得仄起首句入韵式; 颔联不对,要么叫偷春体(首联、颈联对),要么是蜂腰体(仅颈联对); 颈联出韵,出韵什么体也不成; 尾联三平脚,首句仄起尾句也必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5 18:17
你这就是偏激了。试问这种明显的只要稍微懂得人就该能避就避的。而那种意与工不可兼得的,首意而后工也。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又为何束缚如此难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4 20:35
明顯的詩病是不行的。那些古亦有之的、不妨放開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4 20:00
发表于 2014-9-14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9-14 18:49
那我弄个首句孤平,颔联不对,颈联出韵,尾联三平脚的诗出来,意倒是很好,你咋办? ...

明顯的詩病是不行的。那些古亦有之的、不妨放開些。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雅鲁藏布 发表于 2014-9-14 13:34
诗很有气势和韵味。 彭德怀当然没有兵谏的想法。也絕無可能。
与张杨兵谏相比似乎有点牵强。

您这几天哪去了,貌似很少见到哦

点评

業務, 有時限的。 還沒有完成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5 01:15
发表于 2014-9-14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来紫气H 发表于 2014-9-14 15:44
梅嶺兄说得好,向你学习!请茶!

不過,能做到沒有詩病更好哈:v:

点评

这句话才像个校长的样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5 18:23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17

主题

634

回帖

16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87
发表于 2014-9-14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4-9-14 15:03
句子的約束、押韻、對仗構成了近體詩的幾大要素,從近體詩的寫作要求來說,這幾大要素是不可或缺的,但詩 ...

确实。欣赏先生的观点。先重意后求工,如其不可兼得,舍工而求意者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10: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