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9-14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江仙:风
荷叶翻飞摇碧浪,鸳鸯对对欢腾。
平湖玉兔亮霞灯。
行船开五步,拂面觉千层。
寺院檐铃声入耳,炉香扑鼻频增。
流连此景过三更。
依依离圣地,不愿系长绳。
这首词,应作者要求,说一下得词味的问题。
1、第一句浪的问题,浪与荷结合得比较成功的,只有欧阳修的“浪溅荷心圆又碎”,而水波,可以用波,澜,浪等不一而足,根据国家气象局的解释,能达到浪的级别至少是3级风,水面相对高差最少0.5-1.25米,在这种状况下,荷叶都被打翻了,鸳鸯都被打跑了,还诗意啥(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说法哈,幽默一下,君莫生气),因此,那个浪在里面怎么看怎么别扭,不考虑格律的情况下,波就足够了,和风之下,荷叶和鸳鸯才显得美。
2、鸳鸯对对,若让我个人来写,写了鸳鸯就不会写对对,因为鸳鸯的潜在含义就是对对,当然,这取决于个人的写作习惯。
3、若是傍晚,玉兔在东边,晚霞在西面,若清早,玉兔在西面,朝霞在东边,玉兔怎么亮霞灯,是写的早上还晚上?俺没想明白
4、行船开五步,不如弄作兰舟行五步(不考虑格律的情况下),所谓“开船”过口语化,而且行即是开,不如省一个字来描一下船,还更诗意点。
5、炉香扑鼻频增,频增两字用得生硬了些,影响整句的构境。
6、末句系的长绳是船的缆绳么?那么系是代表靠岸,那就是不愿上岸的意思吧
哦,顺便提一下,扑字是入声
我用你词里的元素,写了个上阕,供你参考,要吃饭了,下阕来不及写了,一家胡言,不值一晒。
风摇荷浪盈天碧,平湖鹭起鸳惊。
波心潋滟捧霞灯。
棹轻舟漾漾,拂面觉千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