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针叶林

写诗没有“出韵”之论吗?----驳金筑子

[复制链接]

77

主题

839

回帖

45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30
发表于 2016-10-19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0-19 08:23
就为了这个问题争论了十年不划算。

就算金老说得对,创作一首诗要同时照顾到两种诗韵难度也太大。 ...

赞同先生意见。
金先生的观点已经明确了:押韵可以从平水放宽到词韵,放宽到方言,放宽到新韵。这个观点,特别是最后一条,老实说我是不赞成的,因为至今除去金先生本人的创作外,还没有看到一首按照这一方案创作的诗词(毛泽东、鲁迅等人的作品,其韵脚仍然符合平水韵,只是按平水出韵而已)。但是,我建议尊重金先生的选择,不再进行讨论。当年我在诗词总汇做版主时,有一位小有名气的作者发表作品。我指出他犯了孤平。他回答:我不避孤平。我也就算了:人家不避还讨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9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0-19 08:33
我们还不如把宝贵时间用于匡定以后的用韵规则,把韵律的历史发展史向国民讲清楚,争求社会各届意见,最后由 ...

以目前旧体诗的地位,恐怕国家不会出面统一韵书,历史上旧体诗韵书统一一共两次,唐朝的切韵和清朝的诗韵,都是因科举考试的原因,现在高考不考诗词,国家不可能专为诗词出韵书。

点评

每个朝代的礼部都是掌管用韵的,宋朝颁布《礼部韵略》也是属于《广韵》的简写本,就是为了科考制定的,还有《洪武正韵》也是。 中国历史上任何继任的朝代都有规范用韵的责任,今天也应如此。以前都是一直认定他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13: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6-10-19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古代不遵守钦定的礼制是被视为无礼行为,叫作分庭抗礼,属于违逆。

就算在今天我们也不能这样随便,那是属于公义道德,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9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韵新编》出版说明:“《诗韵新编》这本小册子,就是为旧体诗作者按照汉语规范化读音用韵而编写的。”说的再明白不过,它是供旧体诗(旧韵平仄)按照汉语规范化读音用韵(押韵)而编写的。这就是针叶林骂了十年的“混押”!

点评

胡说八道!哪本韵书只管韵脚几个字?糊弄鬼去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9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9 10:02
胡说八道!哪本韵书只管韵脚几个字?糊弄鬼去吧!

没有书又买不起,网上又搜不着,怪谁呢?靠送匠提供,他也只有一本,你就干生气吧!

点评

有一本有何用?还不是混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1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6-10-19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切韵》的注音是很富有智慧的,它考虑到了发音的变化。在任何时代,它的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都是存在的。只要有这两个字在,我们就可以模拟出读音来。

所以我们用今声来朗读用平水韵创作出来的律诗并不违反《切韵》的原理,只是平仄与今声不一致的再增设一个多音字的注音即可。现代新增加的字也有准确读音,也可以归到最符合的韵部中去。只要这个工程实现,就根本没有必要创立新韵,那样只能导致用韵更混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6-10-19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老所说的大意也应是规范读音,可以实现用今声来朗读。所以我觉得就没有必要辩论了,不管那个新韵是怎么实施的,我们不用去理会。我们只要把以后的用韵规则制定清楚就可以。

维护平水韵的地位就是在维护诗韵正统,谁为维护他们做出了贡献,历史是不会忘记他们的。希望以后的青史上能够看到他们的名字:针叶林、金筑子等等,违逆之人也会有一列名字:某某某、某某某等。

在任何时候去维护正朔的传承是没有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24

回帖

5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9
发表于 2016-10-19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2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