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针叶林

写诗没有“出韵”之论吗?----驳金筑子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9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9 05:36
涂宗涛紧接着说:“最后附带一提,对近体诗的平仄律,一直以中古音的‘平上去入’来分平仄,现普通话中入 ...

南送北针双匠门,网坛结拜师徒人。
强奸涂氏韵声旧,早产出生平仄新。
韵表一张书一本,这头儍笑那头瘟。
十年熟读雾诗大,混押嘶声喊断根!
叫送匠把书借给你看看,涂氏哪一个字分出你那个新平仄了?!1992年他就分出新平仄了?那他还叫一试干什么?

点评

你不是一直推崇中华民国的诗韵新编吗?你不是说你押韵的“新韵”是中华新韵吗?这新韵不是1935年就有了吗?怎么现在又不承认了呢老糊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06: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9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9 06:58
你不是一直推崇中华民国的诗韵新编吗?你不是说你押韵的“新韵”是中华新韵吗?这新韵不是1935年就有了吗 ...

网上也搜错了?中华新韵颁布于1939年,不是1935年!它的韵部只供旧平仄诗押韵用,它标的四声不用于近体诗平仄,懂吗?!

点评

中华新韵 (中华诗词学会 2005年5月颁布) 并注明新韵 :诗、词、曲通用。 金先生所说的中华新韵颁布于1939年,不是1935年!是指的哪个中华新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13:32
这掩盖不了你的愚蠢!世上从来没有“只管押韵不管平仄”的韵书!韵书“只管押韵”只有你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么理解!因此你才能写出成为笑料的“大雾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0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9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9 07:21
这掩盖不了你的愚蠢!世上从来没有“只管押韵不管平仄”的韵书!韵书“只管押韵”只有你一个精神分裂症患 ...

中华新韵即现在的诗韵新编就是!

点评

《诗韵新编》1965 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1978 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订,1984 年再修订,1989年10月第二版,2011年3月第22次印刷。 和金先生所说的1939年颁布的“中华新韵”也不是一回事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13: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6-10-19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为了这个问题争论了十年不划算。

就算金老说得对,创作一首诗要同时照顾到两种诗韵难度也太大。

点评

赞同先生意见。 金先生的观点已经明确了:押韵可以从平水放宽到词韵,放宽到方言,放宽到新韵。这个观点,特别是最后一条,老实说我是不赞成的,因为至今除去金先生本人的创作外,还没有看到一首按照这一方案创作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08:33
没有难度呀?《诗韵新编》就是保留入声字平仄,押韵按普通话十八部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08: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9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0-19 08:23
就为了这个问题争论了十年不划算。

就算金老说得对,创作一首诗要同时照顾到两种诗韵难度也太大。 ...

没有难度呀?《诗韵新编》就是保留入声字平仄,押韵按普通话十八部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6-10-19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6-10-19 18:40 编辑

我们还不如把宝贵时间用于匡定以后的用韵规则,把韵律的发展史向国民讲清楚,争求社会各界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审议,确立最终用韵。一经确立,必须严格执行,尽早结束擅自用韵局面。

用韵改革不能只听音律学家的意见,还要争求各界人士的意见,个人和社会团体都没有资格擅作主张。

点评

以目前旧体诗的地位,恐怕国家不会出面统一韵书,历史上旧体诗韵书统一一共两次,唐朝的切韵和清朝的诗韵,都是因科举考试的原因,现在高考不考诗词,国家不可能专为诗词出韵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08: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18: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