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针叶林

写诗没有“出韵”之论吗?----驳金筑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8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8 19:07
秦桧也是名人。余秀华也是名人。你怎么不写手《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

你一生没有什么作为,当然只有去学秦桧了!

点评

你的作为很伟大啊,发明了今古混押,写出了今古混押的大雾诗,今后会上小学生教科书的。你真寡廉鲜耻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8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8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18 19:24
有自己的观点可以。但不能以自己的观点来强加于他人。特别是引用他人的句子,删减之后与原意完全相反的做 ...

也可按普通话平声韵相押(包括古入声变为平声的字在內)。
也可按普通话平声韵相押(包括古入声变为平声的字在內)。在诗题后标(依今韵)即可
-----------
这两句怎么意思就相反了?你会汉语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18 19:34
呵呵。你干吗要把诗题后标今音删了?你在针帖里的跟帖意思是什么?你的目的不就是,想让他人以为涂宗涛 ...

涂宗涛说的就是旧平仄押普通话韵。1992年根本就没有用普通话定平仄这个题法!你和针叶林是在强奸这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6-10-18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6-10-18 19:46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18 19:24
有自己的观点可以。但不能以自己的观点来强加于他人。特别是引用他人的句子,删减之后与原意完全相反的做 ...


了解我的人都清楚,我一向是独来独往的,只是在此贴表明自己的观点。

现在就是,我押平水,他押今韵,你又押词韵。今韵里还要再创出个所谓的“普通话韵”,词牌也有人想创立,这样下去和唐代的那种混乱的用韵局面还有什么区别?

平水韵就是宋人看到用韵混乱才出来规范的,一千多年也都传承下来了,到我们这里就传承不下去了?再这样下去律诗就会被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8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18 20:07
呵呵。中华新韵,分十八部韵,入声派入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的。和今天的普通话的实际语音是相符的 ...

中华新韵,分十八部韵,入声派入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的。和今天的普通话的实际语音是相符的。
-----------
中华新韵颁布于1939年,当时按国语,当然和今天的普通话的实际语音是相符的!但它的前言说的很清楚:入声字在平仄上依旧。在押韵上按国语平声部押!你懂吗?1992年以前有新平仄这个提法吗?!新平仄诗是2004年才提出来的!我早就发现你是一个长舌妇,什么都装懂,以为混到诗词理论版胡说八道一通就可以当理论家了!

点评

中华新韵颁布于1939年,当时按国语,当然和今天的普通话的实际语音是相符的!但它的前言说的很清楚:入声字在平仄上依旧。在押韵上按国语平声部押!你懂吗?1992年以前有新平仄这个提法吗?!新平仄诗是2004年才提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8 2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10-18 21:16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18 21:01
呵呵。你以为,你的押韵用今音,平仄用平水,就是理论了?!大家只当一个笑话罢了。特别是对你的删减涂宗 ...

我参加编的《云南诗词》(自1990年起每年一本),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与涂宗涛的天津出版社的同样具有权威性!前言明确说明关于用韵:用平水韵、词韵、中华新韵、江南新韵均可(不需要注明)。但凡一律平仄从严(那时更没有什么新韵平仄)。我看你什么也不懂,想在理论版混点名声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18 17:57
梅版劝劝老金吧。对作者涂宗涛原话的恶意删减,已经是人品的问题了。
不要把谬论加到涂宗涛的头上
在某帖 ...

謝謝先生對論壇的關愛,大家都是成年人,相信都能處理好這些:share: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9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10-19 02:11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18 21:22
呵呵。平仄从严,押韵从宽,也不是从今天才有。古人早就用了。明时有人比现在开明呢,以词韵第十三部与第 ...

涂宗涛说的就是用两部韵书。只因为你和针叶林都太笨,不懂!
“依普通话语音押韵,有《中华新韵》、《现代诗韵》、《新华诗韵》等书为据”。是说这三本书提供的平声韵部可供近体诗押平声韵,这三本书自己说明并不提供用作近体诗分平仄用,平仄还用入声字。送针二匠说依普通话语音押韵同时就是使用普通话平仄,这是在赤裸裸地强奸这本书的原意。送匠故意把紧接着的后边的话割裂,就是想逃脱其强奸罪!涂宗涛紧接着说:“最后附带一提,对近体诗的平仄律,一直以中古音的‘平上去入’来分平仄,现普通话中入声已消失,是否可以新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去’去代替‘平上去入’,也可考虑,并不妨一试。”你看,普通话平仄当时还没考虑,还没人试,前边的“依普通话语音押韵”怎么就钻出来“也就是用普通话平仄”了?!这不明摆着是近体诗的平仄律,一直以中古音的‘平上去入’来分平仄,哪来的普通话平仄了?!是傻到家了还是笨到家了?!送匠自己全论坛找找,还有第二个人去追随针叶林这个只有一张平水韵字表的理论家么?好孬你还有一本涂宗涛的书,有一本书总比只有一张表强不是?!

点评

涂宗涛紧接着说:“最后附带一提,对近体诗的平仄律,一直以中古音的‘平上去入’来分平仄,现普通话中入声已消失,是否可以新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去’去代替‘平上去入’,也可考虑,并不妨一试。” -----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05:36
金筑子被形形色色的新韵韵书弄混了头: 一,《中华新韵》(诗韵新编)中华民国,保留部分入声,如“滑”在入声【一八】 ; 二,《北京音系十三辙》中华民国,平仄通押,用于戏曲; 三,《现代诗韵》秦似编著,1975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05: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18: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