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近体诗的声律标准,是唐朝不合王力,还是王力不合大唐?

  [复制链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0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8 01:48
同一本韵书,也可以平仄两读意义不变。例如:

【敎】字:《廣韻》古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 ...

考官韵书里某个字既可入声又可去声,那还有什么法律性可言,试律还试什么律。不要说古代,即便现代高考的试卷也不可能有模棱两可的答案。三羊研究方法的不严肃性,致使他一系列“发明”都打上可疑的问号。

点评

平仄两读意义不变的,考生会使用,考官会判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9:28
问针管,针管回答的不着调。你来回答,毛主席的律诗是否失律出律或犯声病呢?同理,毛主席的《到韶山》,也不是律诗了!你这是对古今诗人的蓄意侮辱啊!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0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科举考试用的韵书是一种韵图,具体什么内容还有待考定,考官不可能在案上堆一堆《集韵》,《广韵》,《韵略》,这个韵书里查日字是入声,那个字典里查日字又有去声,这样的话,本是为简化判卷而定的格律,反而弄复杂了。

点评

考生或考官,无须一堆字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9: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8 08:41
考官韵书里某个字既可入声又可去声,那还有什么法律性可言,试律还试什么律。不要说古代,即便现代高考的 ...

问针管,针管回答的不着调。你来回答,毛主席的律诗是否失律出律或犯声病呢?同理,毛主席的《到韶山》,也不是律诗了!你这是对古今诗人的蓄意侮辱啊!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日月换新天。
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教,平仄两读,这里只能读平,不能读仄!
看,平仄两读,这里只能读平,不能读仄!


点评

咱们谈试贴诗,你不要扯到毛主席律诗,日常做律诗和科举考试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8 08:27
说你呢!为了证明你的二五交替三羊律随心所欲标四声l

唐朝科举试律诗的声律标准,岂有三羊律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09: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8 09:19
问针管,针管回答的不着调。你来回答,毛主席的律诗是否失律出律或犯声病呢?同理,毛主席的《到韶山》, ...

咱们谈试贴诗,你不要扯到毛主席律诗,日常做律诗和科举考试一样?

点评

一样滴,声律标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5: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8 08:30
关于同义多音字的音调判定应宽严相济。在用于格律时从宽,用于病犯时从严。 ...

【用于格律时从宽,用于病犯时从严】
这句话的格律,具体来说,就是声律,或声病反义。
声律从宽,没有这个说法。声律(或病犯)时从严的,没有从宽的说法!
北山有声或韵律从宽判卷被罚俸禄的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8 08:41
考官韵书里某个字既可入声又可去声,那还有什么法律性可言,试律还试什么律。不要说古代,即便现代高考的 ...

平仄两读意义不变的,考生会使用,考官会判定。

点评

你不是说四声二五吗,怎么又扯平仄?你能不能严谨点,论据与论点相应,要知道这是作考证,不是摆龙门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8 08:51
唐代科举考试用的韵书是一种韵图,具体什么内容还有待考定,考官不可能在案上堆一堆《集韵》,《广韵》,《 ...

考生或考官,无须一堆字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0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8 09:28
平仄两读意义不变的,考生会使用,考官会判定。

你不是说四声二五吗,怎么又扯平仄?你能不能严谨点,论据与论点相应,要知道这是作考证,不是摆龙门阵。

点评

严谨一点就是一字多音或一字多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8 0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2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