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341
3642
高级会员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2-26 14:41 我来调和一下,罗烈烈先生常有石破天惊之论,论坛亦见怪不怪,罗烈烈的诗还是有奇气的,半山楼首席持论端正 ...
使用道具 举报
336
4517
1万
栏目嘉宾
律诗绝句特邀嘉宾
半山楼主人 发表于 2017-2-26 13:09 杜甫的两句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千百年来,經歷過無數高人之眼,這數不清的文章大手 ...
92
1828
8183
金牌会员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26 14:56 我是看惯了。有跳跃性思维其实也挺好的。不过太冲的话,一般人是受不了。 ...
256
7380
巫山云雨 发表于 2017-2-26 15:32 同意半山首版意见。用当今地理命名来考证古诗,本身就没有说服力。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即杜甫时代包括了约 ...
如观 发表于 2017-2-26 15:40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思无邪 罗烈烈君的性格我还是了解的,绝无恶意。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26 14:33 我没有去深入研究地图,但逻辑上有几种情况,或许可以回答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1这个从,可能是表达目 ...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2-26 15:44 你说的或许也有道理,因古代很多地方都l因上古巴国巴人的活动踪迹而称巴峡。现在的西陵峡便是上古一直流 ...
357
5万
论坛贵宾
172
6055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中坚诗友勋章
巾帼诗人勋章
勤勉版主勋章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5: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