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征服

在全国范围内冒称中古平水韵的负面影响

  [复制链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6 09:00
说的轻巧。现在窝人和罗烈烈正激辩苗猫能否押韵。你评判一下?

那等常识性的小儿科有什么好争辩的?遑论激辩~
只有你这样吃饱了没事儿干的人才热衷于凑热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15 23:25
eng/ing/ong通押是我对新韵最不理解的地方之一。

新韵是一整套语音系统,新十四韵不过是归并简化方案之一,充其量只能算个半成品,的确不足为凭的。将新声韵与所谓新十四韵划等号实在是一种误解,动辄拿来说事儿就更不应该了。

点评

这正是我对新韵有疑虑的原因之一,目前的中华新韵是新韵体系当中比较统治地位的,但挑战者很多,自身也在磨合修正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6 1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2-16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服 发表于 2017-2-16 11:22
新韵是一整套语音系统,新十四韵不过是归并简化方案之一,充其量只能算个半成品,的确不足为凭的。将新声 ...

这正是我对新韵有疑虑的原因之一,目前的中华新韵是新韵体系当中比较统治地位的,基本可以作为代名词。但挑战者也很多,自身也在磨合修正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16 11:42
这正是我对新韵有疑虑的原因之一,目前的中华新韵是新韵体系当中比较统治地位的,基本可以作为代名词。但 ...

先生多虑了!
看来你是没能认真体会银河系诗联总裁29楼的这段话呀:
你是在说所谓新十四韵吧?,那个不足为凭的,又何必拿来说事呢?
现代读书音通押效果赋存于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只要会说普通话,只要稍具押韵常识,押韵还算个事吗?谁不会组织押韵呢?

点评

然而各人的判定认知还是不同的,否则就真的没有必要设定标准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6 1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2-16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服 发表于 2017-2-16 11:54
先生多虑了!
看来你是没能认真体会银河系诗联总裁29楼的这段话呀:
“你是在说所谓新十四韵吧?,那个不 ...

然而各人的判定认知还是不同的,否则就真的没有必要设定标准了。更不会产生争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16 12:39
然而各人的判定认知还是不同的,否则就真的没有必要设定标准了。更不会产生争议。 ...

韵书其实是官话普及程度不够的产物,在现代读书音业已高度普及背景下,强行推行过度简化的韵书反而弊大于利。既然各人乐感不同,那就尊重这种细微差别好了,先适当放开,再适当规范,这才是比较科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22

回帖

4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4
发表于 2017-2-16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7-2-15 13:32
稍安勿躁,等到二0一九五四,吟者上台主管诗词中央时,都会解决的。

植树不毛地,杖材无处寻。
叟心临愈静,醉里看闲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5 13:32
笔者对中古平水韵向来尊崇有加,只是看不惯有人用现今某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而已。这种看不惯早已到了无法 ...

中古平水韵的确早已无人读得出、无人听得懂了,稍具历史常识和音韵常识的人就能认清这一基本事实。你还在那儿扯着脖子犟什么呢?
正如两个小孩打架,一个在大街上数落另一个,另一个却只能躲在自家关紧的大门里强词夺理,你说这能算达成平手吗?根本就不是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22

回帖

4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4
发表于 2017-2-16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银河系诗联总裁 于 2017-2-16 20:25 编辑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7-2-15 15:10
据我所知,强调用方言作格律诗词的,并没有,倒是吟者系列的救救诗词等提出要编辑什么东南韵。尊重传统的作 ...

《东南韵》地域特征大过明显,显然不能在全国范围内通行。
或许正因如此,有人分明用的东南一带方言,却又不敢承认,非要冒称中古平水韵吧?
说到传统,三寸金莲也曾作为一种传统,历史比平水韵还要悠久,问题是现如今谁家女子还裹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2-17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动不动就扯文革遗风,文革是场真正的大众民主运动,我等平头百姓没理由也用不着害怕文革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5: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