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推荐一种屏间面对学术批评的态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9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9 21:32
上句仄声多,下句用平声多来救,老金的思维要让针叶林来救,不能找三羊救,否则越救越“拉帮套”。 ...

上句五个仄声三个不同,无病!下句平平平仄平则是没有变化,有病。那么,不是有病去救无病?!

点评

谁说过拗句是病句?王力,启动,涂宗涛还是赵执信董文焕,有根据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9-19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仄仄平仄平为什么不能用来救平平仄平仄,北山只是说了点套话,并没有涉及律理。虽然答案很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9 2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19 21:36
上句五个仄声三个不同,无病!下句平平平仄平则是没有变化,有病。那么,不是有病去救无病?!
...

谁说过拗句是病句?王力,启动,涂宗涛还是赵执信董文焕,有根据吗?

点评

赵执信、王力都说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2:49
没有人说是病句呀?说的不是声病吗?是声病而不是生病,也不是身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9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9 21:47
谁说过拗句是病句?王力,启动,涂宗涛还是赵执信董文焕,有根据吗?

没有人说是病句呀?说的不是声病吗?是声病而不是生病,也不是身病!

点评

也没见有人说过不合平仄正格的就是有声病,古人按律句,拗句,古风句,这么划分,说什么有病无病,概念错误,危言耸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2:11
金筑子又胡搅。声病是指沈约八病,近体诗哪里还讲声病?若不合诗律叫病句,那么古风全是“病句”组成的吗?真真可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19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9 2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19 21:56
没有人说是病句呀?说的不是声病吗?是声病而不是生病,也不是身病!

也没见有人说过不合平仄正格的就是有声病,古人按律句,拗句,古风句,这么划分,说什么有病无病,概念错误,危言耸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9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堂窝人 于 2016-9-19 22:38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9 21:10
为什么不禁忌三仄尾而要禁忌三平尾,平平仄平仄的对句为什么不是仄仄平仄平而是仄仄仄平平?
……
有人想 ...

北山先生所答,不大令人满意:
1、仄有三声,故三仄仍是变化的,平只一声,三平不变化,显得呆板。
星临万户动,
月傍九宵多。(万户动,声调变化了没有?)

2、平平仄平仄是拗句,下句归于正格是律法,故对以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按你的平衡理论,就应该是对应仄仄平仄平,野火烧不尽就应该用春风唤重生才对。你的“律法”与平衡、调声术不是矛盾吗?

点评

1,星临万户动只是个特例,比如我说寺庙前没卖猪羊的,是因和尚只吃素,学堂先生就举花和尚鲁智深来反驳。 2,平平仄平仄,本身已进行了平仄调节,三平两仄,已经平衡,下句无需再更改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0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19 19:29
学堂窝人并非始作俑者,印象中屏间交流时好像有人说,首倡者是启功先生。学堂窝人在诗词学术上最大的毛病 ...

学堂窝人并非始作俑者,印象中屏间交流时好像有人说,首倡者是启功先生。学堂窝人在诗词学术上最大的毛病就是唯书、唯上,缺乏主见,这就断无学术了。无论如何,此说与他的前百家论坛首版身份是极不相称的。不过,学堂窝人接受学术批评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启功是诗人、书法家,不是专业的诗词理论家,我基本不赞同启功的理论,尤其是“孤仄”理论,王力是专家,他的诗词理论关于格律知识的介绍我基本赞同,但不支持其拗救理论。我的观点表达得很清楚,所谓拗,实际是破律,所谓救,是随机的,不能断定是有意而为。有意救是后人所为。

点评

你若乐感好、对律句的音乐美有深刻理解和体会并且善于变通的话,就不会这么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9 2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19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9 22:58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9 21:10
为什么不禁忌三仄尾而要禁忌三平尾,平平仄平仄的对句为什么不是仄仄平仄平而是仄仄仄平平?
……
有人想看,那就答一下,仄有三声,故三仄仍是变化的,平只一声,三平不变化,显得呆板,平平仄平仄是拗句,下句归于正格是律法,故对以仄仄仄平平。

平只一声】,外行话!
平声,两种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19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9 21:32
上句仄声多,下句用平声多来救,老金的思维要让针叶林来救,不能找三羊救,否则越救越“拉帮套”。 ...

灌水斑竹水说话厉害!有话柄权,就是好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2: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