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北山钓者

文镜秘府论几套格律破解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2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21 22:03
小三羊先生:不管如何说,清朝改版的《广韵》,已经不是宋朝原版《广韵》了!
苏问:那就是说,小三羊先 ...

康熙字典,为何不是【宋本广韵】呢?

点评

小三羊先生:不管如何说,清朝改版的《广韵》,已经不是宋朝原版《广韵》了! 苏问:那就是说,小三羊先生 已经对过宋朝原版《广韵》了? (注,清朝改版的《广韵》, 即也包括 小三羊先生 说的《宋本广韵》) 小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1 2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6-8-2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6-8-21 22:46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1 22:21
康熙字典,为何不是【宋本广韵】呢?

小三羊先生:不管如何说,清朝改版的《广韵》,已经不是宋朝原版《广韵》了!
苏问:那就是说,小三羊先生 已经对过宋朝原版《广韵》了? (注,清朝改版的《广韵》, 即也包括 小三羊先生 说的《宋本广韵》)
小三羊先生:康熙字典,为何不是【宋本广韵】呢?
苏回:一般人是这样理解的:《康熙字典》不是《宋本广韵》。三羊先生认为是一样,这当然可以,谁能禁止三羊先生 的自由思想呢?
         就按小三羊先生所说 是《宋本广韵》。那么,《康熙字典》是分几个韵部的?


点评

哈哈! 键字错误 原句:康熙字典,为何不是【宋本广韵】呢? 改句:康熙字典,为何不使用【宋本广韵】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1 2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2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21 22:43
小三羊先生:不管如何说,清朝改版的《广韵》,已经不是宋朝原版《广韵》了!
苏问:那就是说,小三羊先生 ...

哈哈!
键字错误
原句:康熙字典,为何不是【宋本广韵】呢?
改句:康熙字典,为何不使用【宋本广韵】呢?

点评

三羊山人问: 康熙字典,为何不使用【宋本广韵】呢? (为了看得清楚,用两种颜色分别开) 苏回:三羊山人 在50#贴是这样回答的:“--,《康熙字典》----,为何不引注《宋本广韵》呢?可见《宋本广韵》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2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6-8-22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1 22:53
哈哈!
键字错误
原句:康熙字典,为何不是【宋本广韵】呢?

     三羊山人问: 康熙字典,为何不使用【宋本广韵】呢?  (为了看得清楚,用两种颜色分别开)
     苏回:三羊山人 在50#贴是这样回答的:“--,《康熙字典》----,为何不引注《宋本广韵》呢?可见《宋本广韵》距离宋朝原版太远。或者说,清朝的《宋本广韵》,因为删增太多,已经使于宋朝原版的《广韵》。”

  到此为止,三羊山人提出了 《广韵》,宋代《广韵》,宋朝原版《广韵》,清朝改版的《广韵》, 《宋本广韵》,最少有这五个名称。很多辩友,在三羊山人先生的博学前面,知难而退。 
  我耐心整理一下,实际上是 《广韵》即 宋代《广韵》也即,宋朝原版《广韵》 最后 也就是《康熙字典》。而清朝改版的《广韵》《宋本广韵》或 泽存堂本《广韵》 最多仅能称为删增太多的韵书,不能说明什么,不能称为《广韵》。例如,三羊山人在48#贴写道:“【暝】字,《宋本广韵》有仄声,并不证宋代《广韵》《康熙字典》)有仄声。”。
  总结一下,到现在为止,三羊山人是一直是把《康熙字典》宋朝原版《广韵》用,即三羊山人 在36#贴里说的: “康熙字典,没有的就是古代韵书没有的!”,这句反过来说也成立,是这样:“古代韵书有的 并不证宋代《广韵》(康熙字典有。”
  按三羊山人以上所言可以认为,此句应该是改为这样问:康熙字典,为何不是宋朝原版《广韵》呢?

     是不是这样?

点评

《康熙字典》字典,不引用《宋本广韵》,说明《康熙字典》的编撰,认为他没有引用价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2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2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2 23:38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22 22:15
三羊山人问: 康熙字典,为何不使用【宋本广韵】呢?  (为了看得清楚,用两种颜色分别开)
     苏 ...

《康熙字典》字典,不引用《宋本广韵》,说明《康熙字典》的编撰,认为他没有引用价值。也不会没有如下看法:
张氏所刻泽存堂五种,号为影刻,其实删改颇多,已非宋本原貌。清人刻书,往往臆增妄删,张氏或亦不免

点评

请问: “宋本原貌”在那里?是否有具体名称? 是《康熙字典》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3 2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6-8-23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6-8-23 23:02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2 23:33
《康熙字典》字典,不引用《宋本广韵》,说明《康熙字典》的编撰,认为他没有引用价值。也不会没有如下看 ...

请问:三羊先生可知道  “宋本原貌”在那里?是否有具体名称? 不是指《康熙字典》即 宋本原貌吧?


附议如下:
        “国初人刻书,亦有高下……若曹寅所刻《小学五种》、《楝亭十二种》,又为内府刻《全唐诗》,则固胜于纳兰成德远甚。然不如张士俊《泽存堂五种》,摹仿宋刻,极肖极精。自明至国朝,刻工如此之精研者,盖亦鲜矣。”  此乃叶德辉在《书林清话》的一段话对《泽存堂本》嘉许的话
  而后面的“张氏所刻泽存堂五种,号为影刻,其实删改颇多,已非宋本原貌。清人刻书,往往臆增妄删,张氏或亦不免。”乃是某一博客某某大师 所评,估计才能和 三羊山人先生 可以相比高低,被三羊山人先生引用了。

点评

请问:三羊先生可知道 “宋本原貌”在那里?是否有具体名称? 不是指《康熙字典》即 宋本原貌吧? 附议如下: “国初人刻书,亦有高下……若曹寅所刻《小学五种》、《楝亭十二种》,又为内府刻《全唐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06: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24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4 06:10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23 21:29
请问:三羊先生可知道  “宋本原貌”在那里?是否有具体名称? 不是指《康熙字典》即 宋本原貌吧?
附议如下:
        “国初人刻书,亦有高下……若曹寅所刻《小学五种》、《楝亭十二种》,又为内府刻《全唐诗》,则固胜于纳兰成德远甚。然不如张士俊《泽存堂五种》,摹仿宋刻,极肖极精。自明至国朝,刻工如此之精研者,盖亦鲜矣。”  此乃叶德辉在《书林清话》的一段话对《泽存堂本》嘉许的话
  而后面的“张氏所刻泽存堂五种,号为影刻,其实删改颇多,已非宋本原貌。清人刻书,往往臆增妄删,张氏或亦不免。”乃是某一博客某某大师 所评,估计才能和 三羊山人先生 可以相比高低,被三羊山人先生引用了。

苏兄:
一个【暝】字,耗费我们很多精力,其实对于探讨声律,没有实际作用。换位思考一下,康熙字典的编撰人员,手中肯定有《广韵》韵书。康熙字典的编撰人员手中《广韵》,肯定没有【暝字,平声】的条目。苏兄你手中的略早于康熙字典的《宋本广韵》有【暝字,平声】的条目。康熙字典的编撰人员,为何不引注使用呢?这就充分说明,《广韵》原版无【暝字,平声】,《宋本广韵》有【暝字,平声】,是原版《广韵》的增改。
再者,退一步讲。即便康熙字典的《广韵》,有【暝字,平声】的条目,也不能证明元兢是错误的,即便《唐韵》有【暝字,平声】的条目。因为,初唐的元兢是看不到《唐韵》的!这又说明,元兢时期流行的所有韵书,并无【暝字,平声】的说法。

附带说明,三羊关于【考证唐朝声调】的看法:
唐朝以后的任何韵书,都可以证明唐诗合律;
唐朝以后的任何韵书,都不可证明唐诗失律。




点评

一个【暝】字,可以看出很多问题来。我并不打算证明元兢是错是对,也不打算证明唐诗合律还是失律。 只是想说,唐诗的用字用韵主要查对《广韵》《平水韵》是最基本和符合实际的。《御制[康熙字典]序》也有“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2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6-8-24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6-8-24 22:57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4 06:04
苏兄:
一个【暝】字,耗费我们很多精力,其实对于探讨声律,没有实际作用。换位思考一下,康熙字典的编撰 ...

一个【暝】字,可以看出很多问题来。我并不打算证明元兢是错是对,也不打算证明唐诗合律还是失律。

  只是想说,唐诗的用字用韵主要查对《广韵》《平水韵》是最基本和符合实际的。《御制[康熙字典]序》也有“于唐则《广韵》、于宋则《集韵》、于元则《韵会》、于明则洪武《正韵》,皆流通当世,”说法。 而我说的《广韵》是指现在流通的《宋本广韵》,泽存堂本《广韵》等,都可以。这些版本仅是排版字的出错的多与少的问题,其他基本是一样,都可以简称为《广韵》。

     而三羊山人所说的 宋朝原版《广韵》,编撰人员手中《广韵》,实在上就是 [康熙字典]的托词。 一提到《宋本广韵》或泽存堂本《广韵》等。三羊山人就会说清朝的《宋本广韵》,因为删增太多,已经使于宋朝原版的《广韵》或编撰人员手中《广韵》。 但三羊先生自己 却连宋朝原版的《广韵》或编撰人员手中《广韵》的影子都没见过。  这不是很可笑的事情吗?  往往在这种时候,[康熙字典]就现身出来代替宋朝原版的《广韵》编撰人员手中《广韵》了。

   本来,查[康熙字典]也不是问题,问题是在于认为:康熙字典,没有的就是古代韵书没有的!  (引自三羊山人36#贴。)把母生子的关系颠倒过来。
   问题是在于:把一个字按自己的需要来定平仄,创造出种种可笑的理论来。众所周知,《康熙字典》收录多数古今字和平仄两读字,可以说,多数的汉字都有平仄两读。

    既然三羊山人觉得没有实际作用。那就到此暂停。

点评

3个问题: 1、 【于唐则《广韵》】,是符合实际吗? 2、 【而我说的《广韵》是指现在流通的《宋本广韵》,泽存堂本《广韵》】,你早说现在流通不就了解了吗? 3、 康熙字典引注的广韵资料,一定不是【指现在流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5 0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8-25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24 22:21
一个【暝】字,可以看出很多问题来。我并不打算证明元兢是错是对,也不打算证明唐诗合律还是失律。

  只 ...

3个问题:
1、
【于唐则《广韵》】,是符合实际吗?
2、
【而我说的《广韵》是指现在流通的《宋本广韵》,泽存堂本《广韵》】,你早说现在流通不就了解了吗?
3、
康熙字典引注的广韵资料,一定不是【指现在流通的《宋本广韵》,泽存堂本《广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8-25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2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