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9-24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镜非台 于 2014-9-24 11:07 编辑
可能是个人性格所致。作品风格上,我比较偏韦庄和谢逸,手法上比较偏周邦彦,和你的直言其事真不是一个路子。看两首周邦彦的东西吧
浪淘沙慢: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罗带,纹衾,连环,旧香,琼壶,前面5个表打破美好情景,不如意的事情,其实互不相关,但又为主题所用,最后的主题,更不言明,只一虚笔:空余满地梨花雪。词之上乘境界。
再看一首渡江云: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
以清江东注表现对江南的依恋,以画舸西流言自己的奉召,以旗喻政局,风翻比政局不稳,以乌纱比自己官位,潮溅比受冲击。而结尾处,只一句:时时自剔灯花。还是虚笔,还是不点主题
以上两篇,不仔细看,不仔细体会,真不明白他是在说啥,就是你说的“说不清楚”或叫“有景无情”,而情绪,是隐藏在里面的,脱光了的美女,就寡然无味了。
所以说,不是啥作品,都需要弄个志向高远,或者噙喜沉恨在里面的。
因此我认为,破,则下乘。
这篇露华,我完全可以这样写:
开头先弄两句化妆场景,之后写心情的无比沉痛。下阕转去说郎君的薄情假意,最后结个自己的欲罢无奈。这四方面,层层推进,逻辑分明,人一看就懂,但以事言事,不留余地,手法拙劣。容易懂是一回事,艺术表现又是另一回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