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
108万
309万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如果把有关背景考虑进去,进入“有我”之境,那这首诗的情趣将又是一番情景。
使用道具 举报
朱为一介书生,张为当朝大臣当代名人,一介书生要科举高中,出人头地,行卷名人,干谒权贵不失为终南捷径,
本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郎中,以公婆比主考,巧妙而得体地献媚、探路,用心良苦,用意可谓尽在不言中。
这就是“有我”之境,其特点是把握作品背景,全方位深层次地探究作品内涵,
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讲读多属此类。
因此,在现代新诗的鉴赏中,我们要特别留意时代背景,千万不能忽视那一个写作年代,有时它就是鉴赏文本的依据,解题的钥匙。
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写于1938年,1938年“让人联系到什么?
由此,对……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等等这一类似题目就不难理解。
对文本有效的解读,透彻理解,“有我”之境无疑是不可缺的,
除了背景材料外,“有我”之境还要读者的介入,这包括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淀来做证,参悟作品,从而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特别贡献奖
为论坛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的荣誉诗友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敬业首版勋章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21: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