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格老也

有请针叶林、如观、杨逍、吟者、瑞丰堂、行者、五云山...

  [复制链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27 1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27 10:07
化用其实并不反对。第一,点铁成金难,反之容易。第二,一切没有新意的化用都有耍流氓的嫌疑。第三,不强 ...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作者本身并不知道有这种与前人的巧合。

记得前年还是去年,我写过一首《春》,结句写的就是“听取新雷第一声”。正准备发帖时,看见师父发的《百年诗存》的绝句部分,第一首的结句正是我正准备发的绝句的结句。
大吃一惊后觉得委屈万分。将那首整个扔了。我知道我以前绝没读到过这句。

点评

学诗初,在下听到秦腔很是震撼,自己江南之越剧、黄梅戏之类,与之相比,天壤之别,于是写了一五绝,其结“如何六朝恨,不在大江东?”,去年读清诗,猛然间发现屈大均五律《秣陵》结“如何六朝恨,尽在大江东。”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1:09
这就是区别,有些人是费心从前人或者今人句子里面寻章摘句。恨不得没有一个字是自己的特色新想法。 有些人却是尽力出新。根据经验和商业原理。后者是吃亏定下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3-27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7-3-27 10:01
你好意思说自己改的那几个叫步韵?人要自知自明。

找不到感觉,步什么步,真无知。以为谁都像你只会借用 ...

落日惜秋水,归帆辞晚晖。相别谁伴语,哀鹭叫声微。
格那丁评:“惜”“辞”劣,尾句面目可憎,不如原诗远甚。

――――――――――
这样评诗谁不会?人人都会。你要把自己的改动意见提出来。

把归帆解释为“启行远去的帆”,只有“格大师”最拿手。


点评

你没见他说的“相逢复相别”和“相思复相望”吗?是说可以看成帆归了又去。 一根筋花岗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27 1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3-27 10:22
落日惜秋水,归帆辞晚晖。相别谁伴语,哀鹭叫声微。
格那丁评:“惜”“辞”劣,尾句面目可憎,不如原诗 ...

你没见他说的“相逢复相别”和“相思复相望”吗?是说可以看成帆归了又去。

一根筋花岗岩。

点评

“成帆归了又去了”?接着忽悠。又象“一壶春雪”一样,越描越黑。 “归帆入夕晖”,我问你这句话怎么解释? 归帆融入夕晖?归帆进入夕晖? 归帆是归来的帆船,是从远而近的,是越看越清晰的,怎么会融入夕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7

回帖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0
发表于 2017-3-2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3-27 08:58
【原创】一首诗的解析    【删除】
【修改】 【配图】 【配乐】 格那丁 发布于2017-03-27 08:56   点击 ...

病症被你诊断出来了,真准!不知大师能否医治?原诗的高度非妙手不得治也。
我的治疗方案是保守疗法,微动表皮,保留格调,就像维纳斯的残缺美谁能补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863

回帖

68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840
发表于 2017-3-27 1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落日迷秋水,归帆下夕晖。迎怀人不语,拍岸浪轻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3-27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3-27 10:48 编辑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7-3-27 10:21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作者本身并不知道有这种与前人的巧合。

记得前年还是去年,我写过一首《春》,结 ...

这就是区别,有些人是费心从前人或者今人句子里面寻章摘句。恨不得没有一个字是自己的特色新想法。
有些人却是尽力出新。根据经验和商业原理。后者是吃亏定下来的。创新能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跟风者存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863

回帖

68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840
发表于 2017-3-27 11: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诗中秋水,兼指情人之眼,浪亦指心中波澜及情人之态

点评

这个思路是很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6

回帖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1
发表于 2017-3-27 1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27 10:07
化用其实并不反对。第一,点铁成金难,反之容易。第二,一切没有新意的化用都有耍流氓的嫌疑。第三,不强 ...

学诗初,在下听到秦腔很是震撼,自己江南之越剧、黄梅戏之类,与之相比,天壤之别,于是写了一五绝,其结“如何六朝恨,不在大江东?”,去年读清诗,猛然间发现屈大均五律《秣陵》结“如何六朝恨,尽在大江东。”仅一字之差!幸好从未视人,删之了事!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3-2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27 09:52
如果所有的词句组合都是来自前人熟套路,主题再被更替。作者真心不知道为什么写作了。 ...

我在这里是尽量用原题场景,原韵写,是为了表达批改意见。

不叫步韵可以,叫作批改意见。重新写一首更容易,如观没有抄袭别人的必要。


点评

不谋而合,所见略同,与主动汲取引入,个人看来,是有区别的,当然,古人遇到这种情况,删除的并不鲜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7 1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6

回帖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1
发表于 2017-3-27 1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7-3-27 10:21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作者本身并不知道有这种与前人的巧合。

记得前年还是去年,我写过一首《春》,结 ...

学诗初,在下听到秦腔很是震撼,自己江南之越剧、黄梅戏之类,与之相比,天壤之别,于是写了一五绝,其结“如何六朝恨,不在大江东?”,去年读清诗,猛然间发现屈大均五律《秣陵》结“如何六朝恨,尽在大江东。”仅一字之差!幸好从未视人,删之了事!呵呵~!


不过,他这个,我看你不要给他辩了,因为不是一句偶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09: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