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征服

谁来顾及现代民族诗词文化的脸面

   关闭 [复制链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3-14 13:27
诗写的差的人总怕别人说他写得不好,一听就会气愤。我呢?一点不在乎。这就不是我的软肋,反而你表扬我还怪 ...

笔者这样讲,并非抹杀多读的作用。我只想强调,诗极另类,多读固然有益,可也不是绝对的,关键还是那个字:悟。我曾说过:诗有别裁,非关学也。连学尚且非关,何况读乎?当然,若能多读,则古人或时人现成的意象、字词组合、句子或篇章可以信手拈来,稍加改动便可为己所用,可这终究是拾人牙慧,是偷懒,更是没出息,若不能在前人基础上出新,吟出更好的句子或篇章来,那么不读也罢。请恕我直言,你日前推介的那句“一壶春雪试茶香”就是个失败的例子,一壶春雪古已有之,你把春雪解为茶水,后边随便添上试茶香三字,便以为古朴典雅了,孰不知按你的解释,该句遂成“一壶茶水试茶香”了,反而弄巧成拙,惹人笑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一般习诗者而言,读与写的关系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读与写固然密不可分,但终究读是读写是写,读有助于写,却永远代替不了写。一些朋友不懂精读与泛读的关系,以为读得越多越好,结果却是囫囵吞枣,不知其味,此一谬也;一些朋友只注重读诗,而忽视百科书籍的广泛涉猎,结果只会平平仄仄地舞文弄墨,此二谬也;一些朋友不懂“功夫在诗外”这一至理,总是热衷于拜名师、访高友,冀得真传,结果却成不识变通的文字匠,此三缪也;一些朋友迷信“熟能生巧”,时常粗制滥造,以量求胜,结果写了一辈子也没有实质性的长进,此四谬也;一些朋友不知“多愁善感”乃诗人最基本的素质,分明在其他方面有所专长,却弃长就短,勉力为诗,结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究泯然众人,此五谬也......总之是谬处多多,恕不一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征服 于 2017-3-14 20:05 编辑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3-14 13:27
诗写的差的人总怕别人说他写得不好,一听就会气愤。我呢?一点不在乎。这就不是我的软肋,反而你表扬我还怪 ...

忽然想起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评委和诗词达人们。主持人董卿曾把“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当成优美诗句推介,孰不知若按传统诗观,此等纯粹说理的东西根本就不配称诗。评委康震博导的“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竟芳菲。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则属典型的老干体。二人其实均未窥得诗之真谛。参赛的所谓诗词达人们能够背诵的篇目都不少,几千首稀松平常,上万首也不稀奇,至于各有几首像样的诗作就不得而知了。若是日后不能开悟,其中一些人终其一生恐怕也难写出一首半首真正的诗。为什么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诗已被庸俗化的大环境、大染缸应是制约他们日后建康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3-14 13:27
诗写的差的人总怕别人说他写得不好,一听就会气愤。我呢?一点不在乎。这就不是我的软肋,反而你表扬我还怪 ...

客观地说,中国诗词大会的达人们充其量只能算作诗词爱好者,记忆力超群,善于展示自己,如此而已。值得关注的倒是各大媒体的热议和普通民众的羡慕,可见中华古典诗词在国人心目中还是有地位的,优秀诗人在国人心目中也是有地位的。只因当今诗词界太不争气,才使现代诗词不受待见的。也难怪,无情的诗人、无味的诗作、翻来覆去嚼个没完的牙慧、好大喜功名不副实的诗词之乡、零门槛大帮哄式的群众性造诗运动,古来哪个朝代是这种搞法?若是那些诗词达人们日后也如法炮制,则莫如不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3-14 13:27
诗写的差的人总怕别人说他写得不好,一听就会气愤。我呢?一点不在乎。这就不是我的软肋,反而你表扬我还怪 ...

格那丁先生自言读过几十万首诗,这个数字实在惊人,笔者不得不再次由衷地赞叹一声:哇噻,好好厉害撒!不过,多读可恃而又不可恃,可恃者,见多识广,对于贯通诗之外在门径确有裨益,不可恃者,诗本缘于情、醇于味、出乎新、凝乎炼,除最后一条与多读有些关系外,其他三条精髓与多读并没有必然联系。至于写嘛,多练笔肯定是值得鼓励的,然诗在心上,而不在笔端,某种情境触动下,通过唇齿喉舌腭等发音器官形之于声便是诗,格律诗之音乐美也是通过这些发音器官来体现并借助双耳来感知的。说到口吟或笔写,还得借此机会提醒初学的朋友们注意一点,那就是:敢咏真性情至关重要,否则少写为佳——写得越多,手性越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14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14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14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1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3-14 13:27
诗写的差的人总怕别人说他写得不好,一听就会气愤。我呢?一点不在乎。这就不是我的软肋,反而你表扬我还怪 ...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格那丁先生读了几十万首诗并不能成为诗友们的标杆。首先,那几十万首未必都配称诗;其次,你读了那么多,作品照样Just so so;第三,其实根本无须读到几十万首,真正悟性好的朋友,精读几百首甚或几十首经典之作足矣,在此基础上适当泛读一下可也。至于读些什么,曹雪芹早就借黛玉之口告诉香菱了,有兴致的初学者不妨一试:“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8: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