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格老也

一次续诗活动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2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群人怎么和大有同人一个德性?学理工科的?那还写诗干啥?不如参加科考队好啦!:D

大有同人论诗纠谬      作者:格那丁  


大有同人论诗纠谬
——王维《鹿柴》和格那丁《山中杂诗》的比较
文/格那丁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说的是此山的幽深静谧。
【格那丁评点】写幽深静谧,用得着你说?傻子都知道。此乃皮相之论,还停留在一般大众水平上。问题是,要写此山幽静为什么不直接写景?什么“蝉噪林逾静”啊、“鸟鸣山更幽”啊、“但闻鸟语响”啊、“但闻蝉声唱”啊等等,不是更直截了当、更幽静吗?这对王维来说可是小菜一碟,但他偏要写“不见人”“人语响”,为什么?这一点解释不了说明你不懂诗。大有同人就是“不懂诗”的一员,看似懂实则不懂,一到关键处就掉链子,浮在面上沉不下去。这说明他在人云亦云,并没有自己独到真实的体会。
后两句在说什么?仅仅是描写一个画面吗?不是的,仍然在说幽深静谧。
【格那丁评点】傻子都知道!大有同人还是人云亦云,停留在一般大众水平上。
此山林是如此幽深,幽深到只有在太阳斜照的情况下,光线才有可能进入到林中,落到青苔上。
【格那丁评点】乱说了吧,光线才能进入,作者怎么进入的?还有人语响呢。返景复照并不是写什么幽深,真幽深是不见阳光的,斜照也不行。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和茫茫林海中打猎,我是深有体会的,走路都得带一把砍刀。
青苔这个意象,是白给的吗?仍然不是。只有在如此幽深、很难照得到阳光的山林中,才可能会生出青苔,这是进一步在映衬幽深静谧。
【格那丁评点】青苔多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什么井边、墙角、曲径上,大有同人说很难照得到阳光的山林中才可能生出青苔是臆想,科学家会笑话你,说你缺乏常识。大有同人之所以出错,是他不明白“青苔”的深刻含义,这可是中日两国独有的一种文化:苔文化。
为什么末句用了一个“复”字?因为太阳斜照,有两种情况,早晨和黄昏。这么幽深的一个山林,作者怎么可能黄昏才来呢?这么晚才来,如何下山?一定是早晨就来,黄昏才走,故而他看到了两次太阳斜照,一次在东边一次在西边。一个山林要从早看到晚才行,岂非也是在表明它的幽深?所以我们看,这首诗虽然貌似只是客观冷静而不掺杂任何个人主观感受的描写,它仍然十分紧凑,几乎每个字每个意象,都在围绕幽深静谧做文章,是毫不吃力、毫不散乱的。
【格那丁评点】看看,这大有同人除了幽深还是幽深,他读诗是有严重缺陷的,王维这么好一首诗就被他幽深来幽深去地搞死了。他的解释不仅没有扩大加深我们对此诗的理解,反而限制了我们的理解。王维四句二十个字的诗结果被他浓缩成了“幽深”两字,这是读诗吗?是做归纳总结。可见这大有同人的思维是有问题的,他就不是块读诗解诗的料,因为他的思维趋向于收敛,这种人混迹于诗坛既是他个人的不幸也是诗坛的悲哀。
王维此诗有2个关键点:1、首联为什么写人不写景?2、后联为什么要说返景复照青苔而不说返景复照青枝青藤青蒿?聚焦青苔说明了什么?王维这是啥意思?这么写有什么目的意义?回答不了这2个问题就没读懂这诗。

“日色回溪谷,重阴已半消。群鱼上石溜,水獭出岩礁。”按照格老的说法,前两句在说溪谷之深。
【格那丁评点】交代一下此诗的背景。此诗写澜沧江边某山溪午后一景。澜沧江从北向南走向,山溪从东向西,最后注入澜沧江。溪谷不仅深,还林木蓊郁,以大果圆柏和高山松为主,所以不到午后那段山溪是不见阳光的。而到午后,如果有阳光,游鱼就会从石溜上来到达一个小潭,并且一阵活蹦乱跳想跳上潭上那个小瀑布。反正那段日子我是每天下午都去那个小潭捞鱼(工具制作:木棍上装一个铁丝圈,系一个网兜),每天可捞半盆。
后两句在说什么?鱼在向上石溜游,水獭出岩礁抓鱼。只是这跟前两句有什么关系?
【格那丁评点】是啊,后两句跟前两句有什么关系?你问我我问谁?我又不是水产专家搞科考!反正我看到的是每天下午太阳照到那段溪谷,游鱼就会上来,就这么回事。
有的溪谷,终年不见阳光,里面就没有鱼了吗?里面的鱼就不活动了吗?
【格那丁评点】问得好!是啊,鱼和太阳是什么关系?是先有鱼还是先有太阳?没有太阳就没有鱼?有太阳就一定有鱼?的确是这样!准此,我们也可问问王维:为什么非要空山不见人返景才能复照青苔?难道人来人往返景就不复照青苔了?返景难道喜欢人语响?大有同人的问题真有趣!这人也挺风趣的!O(∩_∩)O哈哈~
最难以理解的是首句为什么用“回”,难道格老在溪边过的夜,昨天看到太阳来了一次,今天又看到太阳来了一次?
【格那丁评点】是奇怪哈!“少小离家老大回,”最难以理解的是首句为什么用“回”,难道贺知章在家乡过的夜,昨天来了一次今天又来了一次?或者他天天来?大有同人挺风趣的。
这首绝句跟王维的那首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这里:前后句的照应,是存疑的、不稳妥的、充满了作者的臆想的,没有这些臆想,脉络就难以连贯起来。既然充满了臆想,那么它跟所谓“无我之境”就是不同的两回事。
【格那丁评点】这首绝句跟王维那首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这里:前后句有照应,只有日色回溪谷群鱼才会上石溜,而王维那首的人语响不响与返景照不照是存疑的、不稳妥的、充满了作者的臆想的,没有这些臆想脉络就难以连贯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2-26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竹底山泉到草堂,一壶春雪试茶香(格那丁句)

竹底山泉到草堂,茶斟春水雪融香(如观句)

这就是如观帮格那丁改的这句,“山泉”和“春雪”写的太“隔”,表意不明。一壶春雪的表意空间狭窄,没有腾挪余地,除了化成烂泥汤,没有其他选择。所以此句为下品。

点评

你还差十万八千里!这种句子令人呕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22:22
竹底山泉到草堂,茶斟春水雪融香 -----不好。山泉,茶,春水,雪,全是重复意象: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2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老也 于 2017-2-26 22:2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6 22:04
(对事不对人)“竹底山泉到草堂,一壶春雪试茶香”(第一句写环境,第二句写事件)
----问题就出在这里 ...

有山泉流来就必须用泉水沏茶?好像没这个法律法规啊?还有,”春雪“指啥?要仔细体会。“竹底山泉到草堂“只是指环境优雅,是高人、隐者居处而已,不必坐实那泉一定得派上大用场,这个道理很简单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2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2-26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6 22:04
(对事不对人)“竹底山泉到草堂,一壶春雪试茶香”(第一句写环境,第二句写事件)
----问题就出在这里 ...

这个才是真有点说到位置。首句拉弓拉的比较满,很容易让人以为要用山泉水泡茶,然而并没有起到太多用处。承接度看起来不是特别完整。但是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虽然有山泉,但是就用春雪。表示有格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6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7-2-26 22:27 编辑

真好看,:D,山泉竹底流,山巅真有皑皑雪,西岭雪山下草堂特别景致: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老杜不愧诗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2-26 22:15
竹底山泉到草堂,一壶春雪试茶香(格那丁句)

竹底山泉到草堂,茶斟春水雪融香(如观句)

你还差十万八千里!这种句子令人呕吐。

点评

你的那一壶烂泥汤才是真正让人呕吐。 你对佛理都不求甚解,其它的地方也同样会这样。别看你写的多,糊弄一下初学者还可以,在我的照妖镜下,你就显了原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2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26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2-26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6 22:17
竹底山泉到草堂,茶斟春水雪融香
-----不好。山泉,茶,春水,雪,全是重复意象:水~ ...

确实不好。一无美感,二无想象空间,三重门叠户。四不流畅。

点评

起码我这句表意明确,那象他那句蹩脚,引发争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2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