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寸草晨露

中国诗词大会断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文在科考前,南朝出了永明体、八股文,也只是一种写法,是被历史所批判的。《桃源行》《兵车行》《长恨歌》等不是格律律出的,一样千载流传,所以不宜只讲格律一体。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大会上,用的是普通话。
既然诗是给读、诵、唱的,格律干么,也是为出口音韵和谐而设,那么今普通话也读了、诵了、唱了,学校用普通话教了,很和谐。那么,说普通话不能用来写古诗就没有了依据。诗规与时俱进,历来如此。拿科考说事,拿南宋《礼部韵略》说事,是最不该的。开个玩笑,假如,很想念南宋?很想念南朝?历史是回不去了。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长城西段是土墙,你信明重修长城就不改秦样?德国有过柏林墙、特朗普又搞美墨边境隔离墙,是他们的长城。今天筑墙的材料,变了。复制长城,长城不一定弄成秦模样。复制长城,不用白灰,用白水泥。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唐诗也在演变,现又改为学清诗。不赞成为清代科考从严的格律体招魂。诗,先是像诗,拼凑七巧板,是玩儿,不少就不像诗。既然是玩儿,可以玩儿新的、也可玩儿旧的,那就好好玩儿游戏,不管玩儿规从严、或玩儿规宽到无度,玩儿到自我欣赏、自己高兴、自己愉快,这玩儿,好像与诗关系不密切。因为那些东西在读者眼里就不算诗。

点评

律诗首先要突出一个“律”字,清诗肯定是最好的。 学律的同时也在培养你守诗礼,守纪律,进而遵守国家各种法律,道德准则。这样学律诗就更有意义,不单纯是为了娱乐。 所以律诗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它是遵守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0 09:13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容县有座古木结构建筑,里面的木柱不沾地,刮台风不倒。就成建筑经典。

这例证说明,创作只是沿袭,走不出前人,就没有自己。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名楼各有特色,但都有文化相伴:滕王阁有序、岳阳楼有记、黄鹤楼有诗、大观楼有长联,相映成辉。

模仿,还不是创作。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2-14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2-14 12:12 编辑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2-14 11:29
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的唱段至今广为流传,说明只演帝王将相的保守剧种,可以现代 ...

京剧的现代化个人并不反对,甚至加入流行唱腔也不要紧。现在流行音乐也常有融入戏剧元素的,但不代表可以完全摈弃传统京剧唱法。应该留有一定空间。陈逸飞先生的油画挺好的,但他敢说废除传统山水和传统西洋画么。中西医联合治疗现在很多都是靠西医手段,中医撑个门面,而且就目前来说,绝对没有废弃单独中医西医的能力和资格。
唯一有建设性的,就是乒乓球小球改大,21球一局改11球一局;这个算是成功夺权的例子。说实话,乒乓球我也不太爱玩,但我知道,这个改革跟当前爱好者本身的自身诉求绝对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相关利益群体,觉得中国人玩的太熟了,起的限制而已。

点评

改革的前提是继承,但非全盘接受。继承的目的是创新,但非全盘拚弃。古为今用,用其该用。那是给作者选择的(各种文学艺术都是如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4 12: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14 12:11
京剧的现代化个人并不反对,甚至加入流行唱腔也不要紧。现在流行音乐也常有融入戏剧元素的,但不代表可以 ...

改革的前提是继承,但非全盘接受。继承的目的是创新,但非全盘拚弃。古为今用,用其该用。那是给作者选择的(各种文学艺术都是如此)。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些诗网站禁谈音韵,是大缺憾。诗言志、诗为心声,诗亦涵盖音韵学。所以禁谈音韵,是有难言之隐:独尊格律--格律皈依--平水韵表--于是排斥新韵从明到暗而已。
.
在元代文人与民间艺人结合,创造出“元曲”这一诗坛高峰时,平水韵表,已被置之无缘。元曲从散曲到套曲到元杂剧(杂剧是曲唱与小说的交合),为什么不用平水,是平水无法口语化,元曲用周德清《中原音韵》,非官方规定,是民间自发。
.
平水韵表,即《礼部韵略》(是南宋是北金?无定论),且无史料予以证实。所以疑似清代的假托。所谓“平水”韵表,今天看来问题多多:一韵部过多(无论106、107),即是繁琐;二韵部区分不合理,比如东与冬,本就是一个韵即嗡韵(ong);三韵部区分混乱,两道韵十三元,连临韵都不是,二十一马亦各韵杂陈。切韵,其切拼法,可各地方言皆用,得靠查字典,而非公用音的统一。搞格律,就得依平水的四声区分,而不论其韵部的非科学一面。中国诗诗,诗并非只有格律体一个体裁。焉何只论格律?周氏《中原音韵》与戈氏《词林正韵》皆十九韵部,
.
我将就音韵问题加以探讨,这个题目在《中华诗词论坛》的原《百家论坛》进行了一半,因故中止。将在香坛继续下去。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2-2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2-14 11:42
学唐诗也在演变,现又改为学清诗。不赞成为清代科考从严的格律体招魂。诗,先是像诗,拼凑七巧板,是玩儿, ...

律诗首先要突出一个“律”字,清诗肯定是最好的。

学律的同时也在培养你守诗礼,守纪律,进而遵守国家各种法律,道德准则。这样学律诗就更有意义,不单纯是为了娱乐。

所以律诗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它是遵守人类社会秩序的一种演练。


点评

我有对如观板的说法的不同意见: 如观:律诗首先要突出一个“律”字,清诗肯定是最好的。 寸草晨露:请先为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风吹草低见牛羊”律、为《春江花月夜》《秋窗秋雨夕》《兵车行》《三吏三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1 05: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15: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