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凌华光

文化观潮:关于”格律化”的沉重的多角度的思索

  [复制链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1-9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金建 于 2017-1-9 11:48 编辑

从不同规则的古体诗转变为必须遵守一定规则,程式的律诗,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转变。它的形成与定型是随着时代的变更,沿着革新的道路走过来的,是顺乎潮流的。诗歌从古体发展到律诗,更是迈着艰难的步伐走过的,从建安(196年)到嗣圣(684年)近500年。律诗是一种十分规矩和严格的诗歌,是中华文学宝库瑰宝之一。今天,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没理由也不应该排斥律诗。

点评

我觉得古体诗向律诗演变,是社会制度变迁的体现,唐之前封建等级与专制不严,因此盛行不拘格律的古体诗,唐宋以后,封建等级制度趋严,加上科举制度的作用,转而讲究起格律,以戴镣铐跳舞为美。如今封建制度跨塌,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9 1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发表于 2017-1-9 1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9 11:23
从不同规则的古体诗转变为必须遵守一定规则,程式的律诗,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转变。它的形成与定型是随着时 ...

我觉得古体诗向律诗演变,是社会制度变迁的体现,唐之前封建等级与专制不严,因此盛行不拘格律的古体诗,唐宋以后,封建等级制度趋严,加上科举制度的作用,转而讲究起格律,以戴镣铐跳舞为美。如今封建制度跨塌,又因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所以反格律,反旧韵思潮此起彼伏。

点评

社会制度变迁也是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因素诗歌本身的发展。我们说古为今用,也就是说传统文化中是可取的东西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9 1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1-9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时下古典诗歌,并非当代中国诗歌主流,国家主流媒体很少刊登旧体诗,诗人雅号也非写新诗的莫属。虽然有几个诗词网站,注册的会员绝大多数是古典诗歌业余爱好者罢了,严格意义的格律诗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可以说格律化倾向并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1-9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误认为唐代律诗是讲四声的,其实唐代律诗讲四声的并不多,后世诗人也更少沿用。然值得一提的是,诗歌声律中,有讲平仄而不细拘四声韵的,但没有讲四声而不讲平仄的。而平仄(即扬与抑),是汉语声调中最低限度的区别,也是古典诗歌声律中最基本的要素,我们应该遵守。

点评

“诗歌声律中,有讲平仄而不细拘四声韵的,但没有讲四声而不讲平仄的。”-----古风只讲四声,不讲平仄。因为古风产生时,平仄的概念还没有出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9 1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1-9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金建 于 2017-1-9 12:00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1-9 11:32
我觉得古体诗向律诗演变,是社会制度变迁的体现,唐之前封建等级与专制不严,因此盛行不拘格律的古体诗, ...

社会制度变迁也是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因素是诗歌本身的发展。我们说古为今用,也就是说传统文化中是有可取的东西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1-9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9 11:47
有人误认为唐代律诗是讲四声的,其实唐代律诗讲四声的并不多,后世诗人也更少沿用。然值得一提的是,诗歌声 ...

“诗歌声律中,有讲平仄而不细拘四声韵的,但没有讲四声而不讲平仄的。”-----古风只讲四声,不讲平仄。因为古风产生时,平仄的概念还没有出世

点评

我对诗词理论研究一直不感兴趣,上网后只呆在中华诗词文学网古韵诗苑,偶尔入金筑子先生的理论栏目聊聊,离开文学网后我在中华诗词论坛注册,没想到百家论坛的知味堡人首版邀我任版主,我才误打误撞成了理论版块版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9 22:45
我是就诗歌声律而言的,而古风不拘对仗,平仄,押韵,不在讨论之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9 2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9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已是新韵时代,诗的声韵当以新韵为准。当然作者愿用什么音韵、用什么体裁,都是可以的,关要的是出佳作。


点评

见到你很高兴,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9 22:24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1-9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9 13:25
“诗歌声律中,有讲平仄而不细拘四声韵的,但没有讲四声而不讲平仄的。”-----古风只讲四声,不讲平仄。 ...

我是就诗歌声律而言的,而古风不拘对仗,平仄,押韵,不在讨论之例。

点评

我只是指出你句中限制不当而已。就是你这句话“古风不拘押韵”,又不严密了。论说文最讲究推理、逻辑的周全,才有说服力。 对你的总体看法,我点赞、送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9 20:56
我只是指出你句中限制不当而已。就是你这句话“古风不拘押韵”,又不严密了。论说文最讲究推理、逻辑的周全,才有说服力。 对你的总体看法,我点赞、送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9 2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1-9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9 20:43
我是就诗歌声律而言的,而古风不拘对仗,平仄,押韵,不在讨论之例。

我只是指出你句中限制不当而已。就是你这句话“古风不拘押韵”,又不严密了。论说文最讲究推理、逻辑的周全,才有说服力。
对你的总体看法,我点赞、送花:D

点评

押韵相对来说也较宽。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9 2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1-9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9 20:43
我是就诗歌声律而言的,而古风不拘对仗,平仄,押韵,不在讨论之例。

我只是指出你句中限制不当而已。就是你这句话“古风不拘押韵”,又不严密了。论说文最讲究推理、逻辑的周全,才有说服力。
对你的文章总体看法,我点赞、送花: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20: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