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罗烈烈

屈原《哀郢》的真伪和历代专家学者的误注错解

[复制链接]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发表于 2016-11-26 1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11-26 14:45
总之,只要举不出证据,当然也就无效了。根据证据来源,可分如下:
1,屈原的原稿楚简楚帛为第一证据;
2 ...

关键要说明伪造的目的何在?伪造的目的无非有二,一是弁利,二是政治目的,请问伪造楚辞能获多大利,或有何政治利益?

点评

历史问题跟法庭审案不能划等号,法庭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以支持自己,但证据须经过质证才行,而古人无语只能被动接受后人指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7 00:15
起码刘王等人得了辞赋研究专家的头衔,所造的假货也成了无价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6 17:43
法庭判案可不问你功利,只问你证据及有效性。滔滔十万言辩状,有效的证据却没一点,肯定是败诉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6 1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1-26 16:01
关键要说明伪造的目的何在?伪造的目的无非有二,一是弁利,二是政治目的,请问伪造楚辞能获多大利,或有 ...

法庭判案可不问你功利,只问你证据及有效性。滔滔十万言辩状,有效的证据却没一点,肯定是败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1-26 16:01
关键要说明伪造的目的何在?伪造的目的无非有二,一是弁利,二是政治目的,请问伪造楚辞能获多大利,或有 ...

起码刘王等人得了辞赋研究专家的头衔,所造的假货也成了无价宝。

点评

起码刘王等人得了辞赋研究专家的头衔,所造的假货也成了无价宝。 …… 你这个也要证据,那个也要证据,那你这句话有没有证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6 1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发表于 2016-11-26 1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11-26 17:43
起码刘王等人得了辞赋研究专家的头衔,所造的假货也成了无价宝。

起码刘王等人得了辞赋研究专家的头衔,所造的假货也成了无价宝。
……
你这个也要证据,那个也要证据,那你这句话有没有证据?

点评

不都是刘王是汉代卓著的专家吗?假货混到现在二千年还是国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6 22: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1-26 19:36
起码刘王等人得了辞赋研究专家的头衔,所造的假货也成了无价宝。
……
你这个也要证据,那个也要证据,那 ...

不都是刘王是汉代卓著的专家吗?假货混到现在二千年还是国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1-27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1-25 10:33
《楚辞》不少是宋玉,贾谊等人的作品。

不能以偏概全,这容易走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死胡同。对历史上的一些疑点可以质疑,但要立足于历史依据,而不是凭空臆测。须知由于时间问题,加上历史资料的缺失,许多问题是说不清的。再说对历史上一些枝节问题的澄正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西方学者为否定比别人的历史往往玩历史实证手法,其实是很荒唐的。

点评

战国后末期,那么多街坊市井小人物都有反映,却没有所谓名噪天下的屈原。战国后末期,那么多辞赋家,就没有一丁点屈辞的信息。敢问司马迁等人从哪里来的消息和文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7 0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1-27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1-26 16:01
关键要说明伪造的目的何在?伪造的目的无非有二,一是弁利,二是政治目的,请问伪造楚辞能获多大利,或有 ...

历史问题跟法庭审案不能划等号,法庭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以支持自己,但证据须经过质证才行,而古人无语只能被动接受后人指控。

点评

第一个提出屈原的是贾谊,可却没有屈原一篇作品提出,到了刘安,便有了一篇离骚,这篇离骚是从死人坟里偸来的,还是从街边档爬来的?没点来源。到了司马迁,又变成四篇,从那来的没点说明,再到了刘向父子,已是西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7 0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1-27 00:08
不能以偏概全,这容易走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死胡同。对历史上的一些疑点可以质疑,但要立足于历史依据,而不 ...

战国后末期,那么多街坊市井小人物都有反映,却没有所谓名噪天下的屈原。战国后末期,那么多辞赋家,就没有一丁点屈辞的信息。敢问司马迁等人从哪里来的消息和文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1-27 00:15
历史问题跟法庭审案不能划等号,法庭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以支持自己,但证据须经过质证才行,而古人无 ...

第一个吊屈原的是贾谊,可却没有屈原一篇作品提出,到了刘安,便有了一篇离骚,这篇离骚是从死人坟里偸来的,还是从街边档爬来的?没点来源。到了司马迁,又变成四篇,从那来的没点说明,再到了刘向父子,已是西汉末东汉初,又变成二十五篇了,都从哪来的,总得有个出处吧!
战国后末期,那么多街坊市井小人物都有反映,却没有提到过所谓名噪天下的屈原。战国后末期,那么多辞赋家,就没有一丁点屈辞的信息。敢问司马迁,刘氏父子等人从哪里来的屈原消息和文稿。

点评

我虽无研究,但觉得你的疑问只看到了表面现象,你现在见到的资料与西汉文人见到的是不一样的,西汉文人对屈原的辞赋也是有个逐渐发掘的过程。所以觉得可以给你扣个唯心主义的帽子,也就是说你的史观不是唯物史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7 07: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发表于 2016-11-27 07: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11-27 00:34
第一个吊屈原的是贾谊,可却没有屈原一篇作品提出,到了刘安,便有了一篇离骚,这篇离骚是从死人坟里偸来 ...

我虽无研究,但觉得你的疑问只看到了表面现象,你现在见到的资料与西汉文人见到的是不一样的,西汉文人对屈原的辞赋也是有个逐渐发掘的过程。所以觉得可以给你扣个唯心主义的帽子,也就是说你的史观不是唯物史观。

点评

抛开屈原作品不说,就说屈原这个人吧。在战国中期到汉初这一百来年里的各国各门学科的文献里,根本就没有屈原这个名字,更别说这个人的活动事迹。那么,司马迁又如何给屈原作传呢,又是如何确着知道屈原的生平事迹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7 16:01
屈原的存在性,你根本就举证不出物,没有物,就是唯心的,就是上帝的。因此,屈原及其作品的实质就是“荷马和阿波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7 14:49
毛主席的诗词从解放前到现在也是有个逐渐公诸于世的过程,从最开始十九首到现在的上百首,不能认为后出的就是伪造的。况且伪造文物古董尚可获利,伪造诗词则不值分文,古来也不排除个别文人假托前人的诗词,但这样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7 0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5: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