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如观

原则永远不会过时,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原则

[复制链接]

2

主题

340

回帖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8
发表于 2016-11-3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歌子: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毛熙震
惹恨还添恨,牵肠即断肠。凝情不语一枝芳。独映画帘闲立、绣衣香。

暗想为云女,应怜傅粉郎。晚来轻步出闺房。髻慢钗横无力、纵猖狂。


——这个有对仗的要素吗?

点评

这个上下阕相对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2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0

回帖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8
发表于 2016-11-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中有的有对仗,有的没有对仗。个人认为:将对仗说成是词的要素之一是不合适的。

点评

词是无对仗的硬性规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2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1-3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6-11-3 19:17
如观总结的“律诗的三要素:平仄变换有序、用韵规范、对仗工整”中所指的“律诗”,也许只针对那种唐朝后期 ...

格律体,又分为有韵和无韵两种。

有韵格律体,其格律是三要素,即:节律、声律、韵律。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无韵格律体,其格律诗两要素,即:节律、声律。例如:四六声律骈等。

对仗,不属于格律范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说的最为精当:
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也极少全首都用对仗的。

点评

律诗不只是讲求音律美,也要讲求语句优美,对仗是体现它的语句优美的方式之一。所以说是否对仗也应是区分律诗与古风的重要因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22: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1-3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6-11-3 21:47
拜新月:单调二十字,四句两仄韵。
李端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这种四句是绝句或是古风的变体,绝句我解释过了,本是律诗的一半,另外四句本应该写而没有写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0

回帖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8
发表于 2016-11-3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句是特例,绝句其实就是律诗的一半。古人写绝句的含义是什么?绝字何解?就是登峰造极之意。古人去写绝句的潜台词就是:我写的诗是奇句,将会登峰造极。只需写四句就足够了,无需再去写后面四句。如果再去写就画蛇添足了,会产生败笔。
**************************************************

我不知道先有律诗后有绝句,还是先有绝句后有律诗。

点评

绝句为截句,绝妙的谬句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4 13: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6-11-3 21:48
庆宣和:单调二十二字,五句三平韵、两叶韵。
张可久
云影天光乍有无,老树扶疏。万柄高荷小西湖,听雨,听 ...

这种上下句相对呀,可视为是一种宽对。

听雨,听雨。把句子断开是一种变形,用重词来加重语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0

回帖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8
发表于 2016-11-3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1-3 22:12
词是无对仗的硬性规定。

同感!

我想,既然无对仗的规定,就不是要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6-11-3 21:51
南歌子: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毛熙震

这个上下阕相对呀。

点评

但也不是对仗。 还有许多上下阕字数不一样的词。 若称为要素,应该是除极少数的特例外,其它的都应该有。——个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2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0

回帖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8
发表于 2016-11-3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1-3 22:35
这个上下阕相对呀。

但也不是对仗。
还有许多上下阕字数不一样的词。

若称为要素,应该是除极少数的特例外,其它的都应该有。——个见。

点评

这个问题我们有兴趣还可以慢慢研讨,有的词牌是属于“隐性对仗”,要除去那些加重句势的导引字,你发现他还是用的对仗手法。 宋词肯定是依托于律诗产生的,你去看看宋词的演变过程就会知道这一点,他尽管千姿百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2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20: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