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4839
1万
金牌会员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9 15:59 这,当然有其原因啊,但属于最高机密,不会公开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2497
8274
等待验证会员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9 16:50 学堂老师,大意了吧?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9 17:12 古人《○二十九种对》的【总不对对】,或纵观或横览唐朝近体律诗。【总不对对】的诗篇,虽说是少数, ...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9 18:40 没有大意,原句是: 留得五湖明月在, 不愁无处下金钩。 这是错综以后,因为在/下,明月/金钩,恢复交错前顺序,就是: 明月/在, 金钩/下。所以原本顺序是主谓结构。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9 18:51 至于这些,尊重先生的观点,但我支持或反对都没有作用。有些东西,比如据说仓颉造字,鱼应为牛,有角,在 ...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9 18:52 语法成分的顺序并不相同啊!
235
3308
9317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9 18:59 对仗中,句法似是而非的常见,所以,对仗我只说结构相似,不说结构相同。比方: 牢骚太甚防肠断, 风物长 ...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9-29 19:03 民国以前有没有对对仗和对偶分别做出过定义?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9 19:25 理论是在不断研究探讨的过程中发展的。清代以前,没有对仗一词,都以对偶或偶句这一概念表示,古代对偶举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16: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