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9-16 0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6 06:36
【你的思维完全不对,我有个考证贴子,证明平仄谱是从唐代口耳相传下来的】,何不发来,一饱眼福
清朝王士 ...
态度诚恳,不妨再说两句,我那个贴子在风雅颂发的,板被黑丢了,有空我会再写,是我对《两套格律体系》的纠正。
关于王士禛弟子为何要“破天荒”出《律诗定体》,有本书《王渔洋与康熙诗坛》做过论述,原因是王士禛弟子听说赵执信要出《声调谱》,于是抢先一步把老师王渔洋的讲授内容整理出版。以前这些内容是师传,秘不示人。赵执信向王渔洋请教,王渔洋都不肯全说,赵执信《谈龙录》说:“幼在家塾,窃慕为诗,而无从得指授;阮翁律调,盖有所受之,而终身不言所自,其以授人,又不肯尽也。,”,这段话里的律调,指的是古体诗平仄,赵执信又说:“(少时作诗,请政阮亭,阮亭粗为点阅,其窍妙处吝不一示。因发愤三四月,始于古近二体,每体各分为二。盖古体有古中之古、古中之近,近体有近中之古、近中之近。截然判析明白,自此势如破竹,诗家窍妙,具得了然于心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