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从近体诗的五连声,认清大唐声律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9-11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1 19:12
禁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删帖,帖子,是会员的心血!
是啊,深有同感。
辩不过就删帖禁言,有的人无行就在这里。气煞人也!
被禁言了还能看到帖子吗?长期禁言比删帖还可怕呢。

点评

是啊,深有同感。 辩不过就删帖禁言,有的人无行就在这里。气煞人也! 被禁言了还能看到帖子吗?长期禁言比删帖还可怕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1 2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9-11 19:52
是啊,深有同感。
辩不过就删帖禁言,有的人无行就在这里。气煞人也!
被禁言了还能看到帖子吗?长期禁言比 ...

是啊,深有同感。
辩不过就删帖禁言,有的人无行就在这里。气煞人也!
被禁言了还能看到帖子吗?长期禁言比删帖还可怕呢。

点评

是啊,深有同感。 辩不过就删帖禁言,有的人无行就在这里。气煞人也! 被禁言了还能看到帖子吗?长期禁言比删帖还可怕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1 20:15
诗友们的心血被彼等鼠标轻轻一点就给糟蹋了,他们根本不懂起码的尊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1 2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9-11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1 20:00
是啊,深有同感。
辩不过就删帖禁言,有的人无行就在这里。气煞人也!
被禁言了还能看到帖子吗?长期禁言 ...

诗友们的心血被彼等鼠标轻轻一点就给糟蹋了,他们根本不懂起码的尊重!

点评

理解万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09: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1 20:16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1 20:00
是啊,深有同感。
辩不过就删帖禁言,有的人无行就在这里。气煞人也!
被禁言了还能看到帖子吗?长期禁言比删帖还可怕呢。

禁言,还可以看帖子。只是不能发帖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11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2 03:48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1 23:55
回复三羊的结论(红字):
从以上可见:
1
唐朝近体诗,并不忌讳五连平。五连平,并不违反元兢的【二五同平不为病】!
-----五连平连仄都是大拗句,是严重违律的。出现在律诗中使律诗成为拗律。如果对偶再不合规定则非律诗。元兢二五法本身不存在,蜂腰更不是判断律与非律的标准。这些诗多数是古风少数是拗律,不是合格近体诗,只是近体诗中的少数。这类诗多发生在五言中,说明五言律受永明体影响大。而永明体是不严格执行平仄交换律的。
2
唐朝近体诗,并不忌讳五连仄。25俩字可以同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唐近体诗中存在少数五连仄等大拗句。大拗句的特点是平仄失替,没有与二五两字有关的规定。
3、
王力的所谓【大拗必救】,并不符合唐朝近体诗声律的实际情况。如下:
------王力的所谓【大拗必救】,符合唐朝近体诗声律的实际情况。只有在一些古风式拗体律诗中才不符合,这类律诗是律诗中的少数。


回复三羊的结论(红字):
从以上可见:
1、
唐朝近体诗,并不忌讳五连平。五连平,并不违反元兢的【二五同平不为病】!

-----五连平连仄都是大拗句,是严重违律的。出现在律诗中使律诗成为拗律。
如果对偶再不合规定则非律诗。元兢二五法本身不存在,蜂腰更不是判断律与非律的标准。这些诗多数是古风少数是拗律,不是合格近体诗,只是近体诗中的少数。这类诗多发生在五言中,说明五言律受永明体影响大。而永明体是不严格执行平仄交换律的。

三羊回复:
既然是【严重违律】,怎么就【出现在律诗中使律诗成为拗律】?【违律】,难道不等于【拗律】吗?假设,【违律】等于【拗律】,岂不是换个说法就合律了?假设,【违律】不等于【拗律】,那么【拗律】的内涵又是什么呢?【五连平或五连仄】,探讨的是声律,声律与【对偶再不合规定】有关吗?【元兢二五法】,元兢的《诗髓脑》,难道不能证明存在吗?【近体诗中的少数】,【数量少】是失律的依据吗?【这类诗多发生在五言中,说明五言律受永明体影响大】,这话在理,近体就是近似于永明体的意思。【永明体是不严格执行平仄交换律的】,废话一句,你难道不知道【永明体的声律,是平上去入替换的】?!


2、
唐朝近体诗,并不忌讳五连仄。25俩字可以同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唐近体诗中存在少数五连仄等大拗句。大拗句的特点是平仄失替,没有与
二五两字有关的规定。

三羊回复:
既然【五连平连仄都是大拗句,是严重违律的】,为何【唐近体诗中存在】?既然【大拗句的特点是平仄失替】,难道【平仄交换律】的【严重违律】?【二五两字有关的规定】,赵执信没有,王了一没有,针叶林没有……,难道就不允许大唐元兢《诗髓脑》有吗?


3、
王力的所谓【大拗必救】,并不符合唐朝近体诗声律的实际情况。如下:

------王力的所谓【大拗必救】,符合唐朝近体诗声律的实际情况。只有在一些
古风式拗体律诗中才不符合,这类律诗是律诗中的少数。

三羊回复:
王力的所谓【大拗必救】,并不【符合唐朝近体诗声律的实际情况】!试律诗的【大拗必救】,难道还不能证明赵执信、王了一、针叶林的歪理邪说吗?
试律诗的【大拗不救】,
不但证明五连仄不是平仄双声律!
还能证明五连仄不是二四交替法!!

《反舌无声》张籍(767-830)的试律诗=======【大拗不救】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春涨曲江池》郑谷(851-910)的试律诗======【大拗不救】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仄上平仄去?平平仄仄平。

《宫池产瑞莲》王贞白(875-958)的试律诗=====【大拗不救】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12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12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12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2 08:13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2 06:27
三羊回复:
既然是【严重违律】,怎么就【出现在律诗中使律诗成为拗律】?【违律】,难道不等于【拗律】吗?假设,【违律】等于【拗律】,岂不是换个说法就合律了?假设,【违律】不等于【拗律】,那么【拗律】的内涵又是什么呢?【五连平或五连仄】,探讨的是声律,声律与【对偶再不合规定】有关吗?【元兢二五法】,元兢的《诗髓脑》,难道不能证明存在吗?【近体诗中的少数】,【数量少】是失律的依据吗?【这类诗多发生在五言中,说明五言律受永明体影响大】,这话在理,近体就是近似于永明体的意思。【永明体是不严格执行平仄交换律的】,废话一句,你难道不知道【永明体的声律,是平上去入替换的】?!
-------三羊糊涂之处在于将“声律”看成“格律”,不知律诗格律除了“声律”之外还有其他要求。

什么要求啊?你该不能说,押韵吧?别说是律诗、或格律诗,凡诗都是押韵的!

点评

押韵的确不是律诗特有的,但规定比古风要严,其韵书是平水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08:24
简单说: 近体声律包括句中平仄交换律和句间平仄粘对律,还包括拗救律和孤平及三平尾避忌。 近体格律还有关于字数和句数的规定。 近体格律还有关于句法结构和对偶的规定。 ----劝你虚心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08: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