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从近体诗的五连声,认清大唐声律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1 15:19
请引王力全文。思有两读,此处是悲义。

王力《诗词格律概要》

平仄的变格

《终南望余雪》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①。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②。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①这首诗也可以认为是“古绝”,那么就没有变格的问题。
②“思”字有平仄两读,这里的“思”字也可以认为义从平声,字读去声,那么也就没有变格的问题。
==========================================================

王力的【义从平声,字读去声】,不知是什么逻辑?

点评

②“思”字有平仄两读,这里的“思”字也可以认为义从平声,字读去声,那么也就没有变格的问题。 三羊(10#):王力说【思华年】,应为平声,借读去声。 -----可见三羊造谣。王力何时说过“借读去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1 16: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11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1 16:38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1 16:33
②“思”字有平仄两读,这里的“思”字也可以认为义从平声,字读去声,那么也就没有变格的问题。
三羊(10#):王力说【思华年】,应为平声,借读去声。

-----可见三羊造谣。王力何时说过“借读去声”?
王力的【义从平声,字读去声】,难道不是【解读】吗?!
借【平声字义】,读【去声字调】


点评

看,漏了馅了吧?原来“借读”二字是三羊的理解,并非王力说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1 16: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1 16:33
②“思”字有平仄两读,这里的“思”字也可以认为义从平声,字读去声,那么也就没有变格的问题。
三羊(1 ...

每每见到笔拙词穷的时候,不是扣帽子,就是放屁话!

点评

呵呵,他这招也算一绝呀。好在不是版主,否则早就禁你言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1 18: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1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1 16:48
看,漏了馅了吧?原来“借读”二字是三羊的理解,并非王力说的!

三羊的说法,并未委屈王力!
借【平声字义】,读【去声字调】
这是什么逻辑?

点评

别打岔!你说王力说“借读去声”------后来承认是你的理解“借【平声字义】,读【去声字调】”这不是造谣是什么?什么文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1 1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11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1 16:56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1 16:53
别打岔!你说王力说“借读去声”------后来承认是你的理解“借【平声字义】,读【去声字调】”这不是造谣 ...

你想【抠字眼】吗?
别玩【不齿于人】这一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发表于 2016-9-1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义从平声,字读去声”,这句在《诗词格律概要》的注里;
另一个解释在《汉语诗律学》136页:“字动词当以用平声为正例,名词当以用仄声为正例;凡动词用仄声,或名词用平声者,都该认为例外。例外晚唐以后才有。吴融《秋日经别墅》:不劳芳草思王孙。”

点评

“义从平声,字读去声”,这句在《诗词格律概要》的注里; 另一个解释在《汉语诗律学》136页:“思字动词当以用平声为正例,名词当以用仄声为正例;凡动词用仄声,或名词用平声者,都该认为例外。例外晚唐以后才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1 16: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1 16:59 编辑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1 16:56
“义从平声,字读去声”,这句在《诗词格律概要》的注里;
另一个解释在《汉语诗律学》136页:“字动词当以用平声为正例,名词当以用仄声为正例;凡动词用仄声,或名词用平声者,都该认为例外。例外晚唐以后才有。吴融《秋日经别墅》:不劳芳草思王孙。”

王力的【义从平声,字读去声】和【动词用仄声,名词用平声】,都是无根无据的臆想臆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