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罗烈烈

诗词应回到押韵上面来

[复制链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5 17:37
-i并非韵母。——称之无韵母字。

i  是韵母,是弱元音,遇到强的声母,如 z c s ,发音被声母所掩,但依然有 i  韵母音存在,就象水遇火,水弱了,反被火所盖,但不能说没有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5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8-5 18:28
唐宋古代没有统一的注音字典,必定将全国的方言收罗,这才有那么多,果真一种语言系统,是不可能有那么多 ...

206韵都有自己的反切注音,它们是互不相同的!今天的普通话注音也只是统一了北京话,并没有统一全国!

点评

现在若是将全国的方言收集,恐怕连五百个韵都不止。单一个广东省,就存在着三大语系,每个语系都是八九个声调,加上苗瑶等少数民族,就不知有多少个韵了。普通话36韵是不分声调的,若将四个声调算进去,也就一百多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5 23: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5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8-5 17:55
i  是韵母,是弱元音,遇到强的声母,如 z c s ,发音被声母所掩,但依然有 i  韵母音存在,就象水遇火, ...

我原来做过一段推广汉语拼音方案的工作,-i并非如你所说,自己去阅读一下有关资料吧。

点评

汉语只有无声母,不存在无韵母字。若果真无韵母,你去问在学的小学生,他们都会闭着眼睛就能回答你,资枝词吃思师的韵母就是 i ,与鸡妻西韵母相同,但声母不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5 23: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300

回帖

13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375
发表于 2016-8-5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像从所谓中华新韵十四韵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切韵》的韵目划分原则便是“从分不从合”,但诗人们使用起来多有不便,实际上也无此必要,要求每个写诗的人都这样做更不现实,因此才有了许敬宗奏折。对一些音色或音响效果相近者进行适度归并是完全可以的。

点评

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没有根据的。许敬宗的奏折只是认为切韵太繁,诗韵须从简。但没有任何记载证明是合到今天的平水韵韵部,这只是后人的一种推测。我通过大量的永明体诗的押韵对照,唐人诗的押韵就是继承了永明体诗的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6 09:21
切韵是隋唐时代,没有统一的注音字典,对全国方言尽量收罗,这样对用起来,各种方言都会感到不押韵。比如现在广东三大方言语系,如把它们的韵收进去,你会觉得方便和押韵吗?在现代,普通话人人接受,它总共也就三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5 23: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5 18:54
呵呵。还是按约定俗成的说法吧。其实,z、c、s及zh、ch、sh、r后加-i的,有人提议过平齿用带z,卷舌用带r ...

汉语只有无声母,不存在无韵母字。若果真无韵母,你去问在学的小学生,他们都会闭着眼睛就能回答你,资枝词吃思师的韵母就是 i  ,与鸡妻西韵母相同,但声母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8-5 19:16
我原来做过一段推广汉语拼音方案的工作,-i并非如你所说,自己去阅读一下有关资料吧。 ...

汉语只有无声母,不存在无韵母字。若果真无韵母,你去问在学的小学生,他们都会闭着眼睛就能回答你,资枝词吃思师的韵母就是 i  ,与鸡妻西韵母相同,但声母不同。

点评

zi ci si ri zhi chi shi,小学生也知道,不会前后相拼得出读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6 0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5 19:10
206韵都有自己的反切注音,它们是互不相同的!今天的普通话注音也只是统一了北京话,并没有统一全国!
...

现在若是将全国的方言收集,恐怕连五百个韵都不止。单一个广东省,就存在着三大语系,每个语系都是八九个声调,加上苗瑶等少数民族,就不知有多少个韵了。普通话36韵是不分声调的,若将四个声调算进去,也就一百多个韵了。普通话在学校的教育已普及了半个多世纪,影响和决定了二,三代人的沟通,它成为全国的统一语言,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天骄 发表于 2016-8-5 20:55
楼主好像从所谓中华新韵十四韵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切韵》的韵目划分原则便是“从分不从合”,但诗人们使 ...


切韵是隋唐时代,没有统一的注音字典,对全国方言尽量收罗,这样对用起来,各种方言都会感到不押韵。比如现在广东三大方言语系,如把它们的韵收进去,你会觉得方便和押韵吗?在现代,普通话人人接受,它总共也就三十六个韵,有哪个韵不能单独写律诗的?一首律诗,不就四个韵脚字,而绝句,才二个字,随便都能押上。

点评

现在若是编撰一部《东南韵》,所面临的的背景与陆法言时候极为类似。 谁说普通话只有三十六个韵呀?远远不止这个数嘛。你说的是平声韵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6 14: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6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5 17:33
呵呵。就当押韵部的部字省略掉了罢。

洞穿了,为什么要省略,还不是怕被人说,一首诗押了好几个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6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8-5 23:04
汉语只有无声母,不存在无韵母字。若果真无韵母,你去问在学的小学生,他们都会闭着眼睛就能回答你,资枝 ...

zi   ci   si   ri   zhi   chi   shi,小学生也知道,不会前后相拼得出读音。:D

点评

是吗?要是果真有人问你,资字念什么?你会回答念 z 吗?偶想你不会,你肯定会回答,念 zi ,口型先 i 后 z ,舌头怎样怎样,不是吗?既然如此,你还能说没有 i 吗? 不能因为某些人拼读简单化直接念 z c s ,就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6 1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