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04|回复: 93

诗词应回到押韵上面来

[复制链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发表于 2016-8-5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罗烈烈 于 2016-8-5 14:50 编辑

       自从诗韵表的出现,所有诗词基本上都是不押韵的。那么,一千多年来诗词押的到底是什么?回答是:它们押的都是韵部,而不是韵,也就是说,是同韵部相押,而不是同韵相押。所以,自唐代以下,所有诗词,不管在何时,还是在何地去念读,大多数是不谐音,没有韵味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韵,什么是韵部?回答是:韵是除了声母或介音以外,剩下的发音部分,它包括韵母和声调两部分。韵部,就是编排者按照自己的某种意图和他所订立的某些规则,把本来发音各不相属的好几个韵归编在一起,随便用归在一起的某个字作韵名。如将 a   ua   ia   ie  四个韵归在一起,用一个字或阿,或花,或霞,或街随便叫,什么阿韵,花韵,霞韵,街韵,都可以。如此串并联起来,便形成了所谓的诗韵或词韵。

      既然诗词押的是韵部,而不是韵。那么,别说是同韵,就是同韵母也沾不上边。换句话说,一千多年来的诗词,基本上都是不押韵的,能够押上韵,那也只是在一个韵部里,偶然凑到了几个同韵母的字。这就难怪,自唐至今的诗词,无论是用平水韵写作的,还是用中华十四韵创作的,都是朗读性差,左看右读就是没有韵味。很早就有人们称之为“哑巴诗”,“结巴词”。

      有什么办法使得创作的诗词,读来朗朗上口,余音萦绕呢?有!但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押韵,而不是押韵部。只有老老实实地押韵,并且做到律诗一诗一韵,才能使你的诗朗朗上口,韵味悠长。请你记住,a  ua  ia  ie  和  in  an  en  un  都是四个韵,而不是一个韵。如你按平水韵或中华十四韵表的字套用,那是很有可能一首律诗用了四个韵,一首绝句用了三个韵的。能够同韵,几率很少,实属偶然。而不同韵字相押,却是必然。

      因此,想要你的诗词更加悦耳动人,请你的诗词,回到正确的押韵上面来。

      
发表于 2016-8-5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我实在不明白!请你示范一下,写一首律诗,看那些字才是你认为押韵的?!

点评

除了特殊韵母 i 外,押同韵母字。如 in an en un 要四路走,a ia ie 三路开,iang ang 要分清,ou iu 不相凑,o e 和 ao iao 不能混等。不求同韵,但求同韵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5 15: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5 15:01
你说的我实在不明白!请你示范一下,写一首律诗,看那些字才是你认为押韵的?!
...

除了特殊韵母 i  外,押同韵母字。如 in  an  en  un 要四路走,a  ia  ie  三路开,iang  ang 要分清,ou  iu 不相凑,o  e  和 ao  iao 不能混等。不求同韵,但求同韵母。

点评

你不写诗,举几个字也可以。例如,第一句尾字为东,那些字可以与东押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5 15: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5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8-5 15:19
除了特殊韵母 i  外,押同韵母字。如 in  an  en  un 要四路走,a  ia  ie  三路开,iang  ang 要分清,o ...

你不写诗,举几个字也可以。例如,第一句尾字为东,那些字可以与东押韵?

点评

东是 ong 韵字,与之相押的只能是ong 韵字,如: 东冬蝀风(读fong)充冲忡舂憧聪匆骢葱囱从丛琮枞淙璁骢悰冲重虫充虫棕鬃重崇艟忡舂工功公攻弓恭躬宫供觥肱蚣红龚轰烘哄虹洪宏鸿弘荭泓闳訇空崆倥箜埪悾涳腔羫椌羫隆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5 15:48
东是 ong 韵字,与之相押的只能是ong 韵字,如冲工葱等,风和翁二字可除外,因现实中,人们对这二字都念 fong wong ,而不念 feng weng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5 15: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5 15:28
你不写诗,举几个字也可以。例如,第一句尾字为东,那些字可以与东押韵?
...

东是 ong 韵字,与之相押的只能是ong 韵字,如冲工葱等,风和翁二字可除外,因现实中,人们对这二字都念 fong  wong  ,而不念  feng weng .

点评

我倒同意你的说法,不能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5 15: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烈烈 于 2016-8-5 15:50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5 15:28
你不写诗,举几个字也可以。例如,第一句尾字为东,那些字可以与东押韵?
...


东是 ong 韵字,与之相押的只能是ong 韵字,如:
东冬蝀风(读fong)充冲忡舂憧聪匆骢葱囱从丛琮枞淙璁骢悰冲重虫充虫棕鬃重崇艟忡舂工功公攻弓恭躬宫供觥肱蚣红龚轰烘哄虹洪宏鸿弘荭泓闳訇空崆倥箜埪悾涳腔羫椌羫隆龙聋笼栊珑窿茏拢砻昽胧咙癃农浓侬哝秾脓松淞嵩崧通同童铜桐曈僮瞳潼艟峒侗彤恫棕综中忠终衷钟盅螽忪宗踪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5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8-5 15:50 编辑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8-5 15:38
东是 ong 韵字,与之相押的只能是ong 韵字,如冲工葱等,风和翁二字可除外,因现实中,人们对这二字都念  ...

我倒同意你的说法,不能把eng弄去和东押韵。

点评

偶很希望诗词界应把平水和十四韵正名过来,实事求是地改为“平水韵部”和“中华十四韵部”。不要混淆是听。否则,不仅在押韵上,就是在其它声韵要求上,都让不少人犯错。比如,在叠韵词上,前不久就有的版主,常管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5 16: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5 15:48
我倒同意你的说法,不能把eng弄去和东押韵。

偶很希望诗词界应把平水和十四韵正名过来,实事求是地改为“平水韵部”和“中华十四韵部”。不要混淆是听。否则,不仅在押韵上,就是在其它声韵要求上,都让不少人犯错。比如,在叠韵词上,前不久就有的版主,常管把花葩,依予当作叠韵词。给偶一说,“你说的诗韵是韵部,花葩和依予都是两个不同的韵。要知道,依稀是叠韵词,依予,依鱼,可都不是”。版主和常管这才恍然大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5 16:59
古今之诗词曲,押韵押的是同韵部,并非同一韵母。如词韵乃是平上去韵十四部再加上入声韵五部吧。同一韵母 ...

偶很希望诗词界明白告诉人们,诗词都是不押韵,而押韵部的。要知道,押韵就是在韵脚上押上同韵字。同韵,就是韵母相同,声调也相同。那么,几个韵相拼,能叫押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5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堂窝人 于 2016-8-5 17:23 编辑

楼主分得太细,十四韵分得太粗,都不符合押韵的概念。要注意,押韵不仅是韵母相同,还包括韵母相近,读起来和谐悦耳便是押韵的目的。
韵母相近,如ong\eng,或韵腹、韵尾相同,如a\ia\ua,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看似韵腹不同而实际相同,如en\un,其中un是uen省略而来的。
总是,韵母相同或相近,都属于押韵的范畴,读起来能够朗朗上口。
还要注意的就是,韵母看起来相同,但实际不同,如i和-i,是两个不同的韵母,严格地说,-i并非韵母,不能混为一谈。

点评

这就是概念,定义模糊的原因。要知道,押韵就是在韵脚上押上同韵字。同韵,就是韵母相同,声调也相同。那么,几个韵相拼,能叫押韵吗? 所以,只要韵母不同的字相押,便是走韵,不押韵。要知道,只要韵母不同,发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5 17: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