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振波浪清

对联基础知识(1)_散漫斋主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36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农村识文断字的人少,大凡念过几天书的人,每年的腊月二十以后,铁定地要从早到晚为全村人写春联。我们河南省楹联学会前几年在整理《中国对联集成·河南卷》时,在开封市的通许县发现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人家因不识字又一时找不到识字的人,只好裁了红纸,用碗底儿蘸上墨汁在红纸上按几个圈圈儿,权作春联——想方设法也要贴春联,好过年。可见春联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有多么重要。

    我们比较熟悉的对联,还有婚联、寿联、挽联、贺联、行业联、格言联、名胜联、巧趣联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36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是我们平常的叫法。它的名称还有:对、对子(俗称)、楹联(由悬挂于楹柱的对联而来,现作为雅称)、对句、对语、联语、联对、联句、联帖、楹帖、楹语、楹句、俪语、偶语、偶句,春联又称春帖子、桃符、门帖、门对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36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样式,对联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对联与中国老百姓的关系之密切,超出其他任何一种文艺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36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大老百姓可以不阅读小说,不朗诵诗歌,不听戏剧,不看电影……惟独不能没有对联,我们从上面春联的例子就可见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36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作家秦牧说:“在中国,对联可以说是雅俗共赏、家喻户晓的一种语言艺术。即使是识字不多的人,也知道对联是怎么一回事,并且多少能领略这项艺术的美妙情趣。”(见《对联》杂志新八卷十号,2002年第10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36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如此,上至宫廷,下到民间,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对联风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36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春联,一般都是用大红色的纸,以烘托、渲染喜庆、热烈的气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36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在清朝的宫廷和宗室皇族,过春节时却贴白纸春联,并把这作为一种特权,不准他人随便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36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清末满族学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或用朱笺,或用红纸惟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不得擅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36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史玉琦先生分析道:“从行文看,此风俗在宫廷内似乎不是个别现象,也非三、五年之事,一个‘例用’和‘ 非宗室不得擅用’,说明由来已久。”(《中国楹联报》总346期,1999年11月27日,第三版)——这个联俗的确非常特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0 19: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