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33|回复: 53

对联基础知识(1)_散漫斋主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15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26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15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拟从今天开始,连载我的《对联基础知识》。其中有我散漫斋主多年研究对联的心得,在一些理论问题上的看法,和大家交流,欢迎提出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15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基础知识(1)
     
引    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15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各位先提一个小小的问题:有哪位不知道、不熟悉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15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对子、贴对子,是中华民族影响久远、分布广泛、独具特色的一种传统习俗和文化现象。而且,华人还把这一习俗随身携带,走一处带一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15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1925年孙中山逝世时,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举行了规模不等的追悼会,各界人士所写的挽联达数十万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15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不少人到国外(尤其是日本、东南亚等国)去旅游,会发现那里很多地方都有对联——汉字书写的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15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止这些地方,1993年7月,我在《河南日报》写了篇短文《对联遍五洲》;1995年3月,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身居海外    情系祖国——海外华人的思乡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15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外华人不仅保留着在春节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而且平时也常用对联,如相互间的题赠、祝贺、哀挽,举凡居室、饭店、餐馆、庙宇、刹寺、公墓、牌坊等等地方,无不随时可见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15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从我们身边,从我们河南来说,每逢传统的新春佳节,地无论南北,人不分男女,家不论贫富,门不讲大小,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买红纸、写春联。从大门(院门)、正房门、厢房门、厨房门(包括门框、门心、门头),到粮食囤、牲口棚、纺织机、大小车辆,直至桌子、椅子、蜡台、灶台……到处是红彤彤的一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2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