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风清扬

光华文艺书院每日对句练习

[复制链接]

7490

主题

11万

回帖

4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蓉城散曲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4186

功勋诗友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26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清扬
2018.07.26.对句练习:

出句1. 返景苔痕绿【风清扬】
对句1. 叩门沉响深【风清扬】

出句2. 城春草木盛【风清扬】
对句2. 杯晃主宾欢【风清扬】

今天的出句都是化用古诗,这里就不考大家了,直接给你们原句。

第一句来自 王维 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返景 指的是黄昏返照的日光,景 是日光的意思。苔痕指的是石阶石板上生着青苔的痕迹,因为日光照到,显得更加绿了(平常没人走动,所以青苔长得旺盛。)。

对句“叩门沉响深”,这个门是哪里的门呢?可能是隐者住的地方吗?一般隐者怕是不会弄个大房子大门,所以比较合理的推论就剩古寺了。沉响深一方面显示内院阔深,一方面也铺陈了庄严的气氛。

还要注意一点,“绿”跟“深”做为补语,兼有形容词跟动词的感觉,而这个动感是由前面引发的,“光照而显绿”,“扣响而深沉”。

第二句“城春草木盛”来自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原句是伤春,所以用了“草木深”,我取暖意,就改成了“草木盛”,意思逊色许多,算是沾点光吧。

我原本尝试保留本意来换个字,却怎么也找不到更好的,不得不佩服“老杜”。

第二句的对句用“杯晃”形容主人殷勤劝酒的情景,一同赏春宴乐,把暖色调进行到底。

但是第二句的化用其实是失败的范例,一般化用的色调应该是一致的,才不会浪费原句的意境。实在是找不到仄声的字替换,只好借题发挥跟大家说说化用该注意的地方了。

补充一点,城“春”的“春”是活用为动词,不要认错了!
静赏诗词曲赋,闲吟菊竹梅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90

主题

11万

回帖

4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蓉城散曲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4186

功勋诗友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29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07.29.对句练习:

出句1. 江亭执手一杯酒【古】
对句1. 陌路迎风两鬓尘【风清扬】

解析:
江亭与故乡友人执手话别,一杯酒代替了千言万语;此去异乡陌路苍茫,只能迎风向前,沾染两鬓风尘。

出句2. 不知世有弹冠事【古】
对句2. 但愿门多挟册人【古】

解析:
出句清高不问仕途,对句点明只愿教授门徒,让天下更多爱书之人。这是古人律诗摘句出来的,标准的流水对。句中用到两个典故:“弹冠”“挟册”。

《漢語大詞典》:弹冠(彈冠)  拼音:tán guān
(1).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拂土芥也。”
(2).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宋 苏轼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诗:“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宋 王禹称 《李太白真赞序》:“予乃弹冠拭目,拜而窥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内无 金 张 之援,外乏弹冠之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唐 襄阳 孟浩然 ,与 李太白 交游。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弹冠之望,久无消息,乃入京謁之。” 王闿运 《上曾总督书》:“故人朝升而良友弹冠,时相夕贬而党与并空。”
(4).指为官。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宋 陆游 《忆昔》诗:“早知虚起弹冠意,悔不常为秉烛游。”参见“ 弹冠相庆 ”。

《漢語大詞典》:挟册(挾册)  拼音:jiā cè
(1).携带书籍。谓勤奋读书。 宋 叶适 《汉阳军新修学记》:“今 吴 、 越 、 闽 、 蜀 ,家能著书,人知挟册,以辅人主取贵仕,而 江 汉 盖鲜称焉,岂其性与习俱失之哉?”
(2).谓应科举考试时夹带时文书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会场搜检》:“科场之禁,在 唐 宋 甚宽,如挟册者,亦止扶出,不錮其再试也。”

诗句不直言“仕途”或“爱书”,而用了“弹冠”跟“挟册”,这样不止表达了立意,更有丰富的意象来衬托,也就是典故相关的解释都被纳了进来。这就是用典的好处,但也考验大家对典故的掌握能力,若是用错了可会贻笑大方。
静赏诗词曲赋,闲吟菊竹梅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90

主题

11万

回帖

4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蓉城散曲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4186

功勋诗友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31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竹染泪斑悲帝逝~【风清扬】
静赏诗词曲赋,闲吟菊竹梅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90

主题

11万

回帖

4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蓉城散曲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4186

功勋诗友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香 于 2018-8-1 09:30 编辑


出句1:真心每在危时见【风清扬】
对句1:好友总于绝境逢【天香】


静赏诗词曲赋,闲吟菊竹梅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90

主题

11万

回帖

4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蓉城散曲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4186

功勋诗友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08.01.对句练习:

出句1. 晓雾乍开疑卷幔【古】
对句1. 山花欲谢似残妆【古】

解析:
巫山神女庙(唐·刘禹锡)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这是描写巫山有名的十二峰上的神女庙,以及楚襄王和巫山神女的故事。笔触生动,引人入胜。其中颔联对仗工整流水,写景手法尤其值得学习,似拟人非拟人,把自然景物跟人的行为自然结合,情景交融。大家除了试对,也可以仿写出句再自对。
静赏诗词曲赋,闲吟菊竹梅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90

主题

11万

回帖

4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蓉城散曲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4186

功勋诗友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2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08.02.对句练习:

出句1. 柳絮萦空春谢去【风清扬】

出句2. 何事离枝飞似雪【风清扬】

出句3. 点点离愁飞似雪【风清扬】

说明:
三句都是以“柳絮”为“立意原点”,也就是主要物象,但不一定明白说出。大家试着判断各句的色调,然后对出相应的句子。
静赏诗词曲赋,闲吟菊竹梅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90

主题

11万

回帖

4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蓉城散曲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4186

功勋诗友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6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08.06.对句练习:

出句1. 风声动密竹【古】
对句1. 水影漾长桥【古】

说明:
    上句不直接说风吹动,却由“风声”去联想到吹动,这就是“诗家语”的手法。那么,吹动“密竹”的风大吗?应该不大也不小,因为吹动了密密的竹林,但也不是很剧烈。诗家语就是善于造景跟联想来呈现意境。
    下句加入了水的元素,用水的动感跟橋是意象更丰富。这个“水影”指的是什么呢?最合理恰当的自然是在动的竹子,所以有“漾”的感觉,这里一样不直说风吹动了水面,却说“水影”“漾”“长桥”,长桥会被水影“漾”吗?这又是诗家语了。长桥是在水上的,桥的影子也在水里,所以看起来就像橋也跟着荡漾了。
    经由巧妙地组句修辞,使意象生动起来,正是诗家语的看家本领。但是用的不好就会沦为牵强,所以要多推敲揣摩,多学习古文的好句。

出句2. 风声随筱韵【古】
对句2. 月色与池同【古】

说明:
筱:拼音:xiǎo  ,意为“细竹子”。亦称“箭竹”。
上句的“韵”宜看做动词,发出韵律,算是词性活用,“随”也从动词的角色转成跟“与”的介词一样。
与:〈介〉跟;和;及。
“同”也是活用为动词,“合而为一”的意思。
这两句的词性异常灵活,大家要多留意跟学习。

    今天这两组句子,在诗家语的应用,感官的层次,以及词性的活用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即使对不上,也要多试试想想,收获会更多。
静赏诗词曲赋,闲吟菊竹梅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8-8-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坚持打理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90

主题

11万

回帖

4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蓉城散曲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4186

功勋诗友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7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08.06.对句练习:

出句1. 风声动密竹【古】
对句1. 水影漾长桥【古】

说明:
    上句不直接说风吹动,却由“风声”去联想到吹动,这就是“诗家语”的手法。那么,吹动“密竹”的风大吗?应该不大也不小,因为吹动了密密的竹林,但也不是很剧烈。诗家语就是善于造景跟联想来呈现意境。
    下句加入了水的元素,用水的动感跟橋是意象更丰富。这个“水影”指的是什么呢?最合理恰当的自然是在动的竹子,所以有“漾”的感觉,这里一样不直说风吹动了水面,却说“水影”“漾”“长桥”,长桥会被水影“漾”吗?这又是诗家语了。长桥是在水上的,桥的影子也在水里,所以看起来就像橋也跟着荡漾了。
    经由巧妙地组句修辞,使意象生动起来,正是诗家语的看家本领。但是用的不好就会沦为牵强,所以要多推敲揣摩,多学习古文的好句。

出句2. 风声随筱韵【古】
对句2. 月色与池同【古】

说明:
筱:拼音:xiǎo  ,意为“细竹子”。亦称“箭竹”。
上句的“韵”宜看做动词,发出韵律,算是词性活用,“随”也从动词的角色转成跟“与”的介词一样。
与:〈介〉跟;和;及。
“同”也是活用为动词,“合而为一”的意思。
这两句的词性异常灵活,大家要多留意跟学习。

    今天这两组句子,在诗家语的应用,感官的层次,以及词性的活用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即使对不上,也要多试试想想,收获会更多。
静赏诗词曲赋,闲吟菊竹梅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90

主题

11万

回帖

4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蓉城散曲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4186

功勋诗友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7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08.07.对句练习:

出句1. 人闲桂花落【古】
对句1. 夜静春山空【古】

说明: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鸟鸣涧(唐·王维)
  五言绝句 押东韵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大家都很熟吧? 有没有想过为何春天去说 桂花落?还有在短短20个字里面,竟有两处重字(春 跟 山),为何大家却都说好呢?
    实际查证,桂花有四季开花的品种,所以春天有桂花不足为奇。那么“桂花落”有何特别呢?一般花朵落下,大概也没多大声音,引不起注意,“桂花”就像米粒一般大小(又称“桂米”),掉落的时候更是几乎没有声响了。
    王维就借着桂花的轻微,更衬托出人的“闲”跟“静”,一点点声音跟动作都会吸引注意。而两处重字更是不做他想,无可替换。
    规则在于提醒我们注意要领,在超越要领的时候,规则自然就会退位,没超越的时候,就按规则好好检视。

出句2. 山晚桂花老【古】
对句2. 江寒苹叶衰【古】

说明:
送万兵曹赴广陵(唐·钱起)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日思远客,临流语别离。楚城将坐啸,郢曲有余悲。
山晚桂花老,江寒苹叶衰。应须杨得意,更诵长卿辞。
   
    首联跟颈联写景,颔联跟尾联写人;这里截取的是“颈联”,自然衬托出秋天的风景,带入冷色调,配合送别的离情。“晚 老 寒 衰”则是相应的修辞。“山晚”指的是天色晚了的山,“花老”指的是到了开花的末期。 对句的“苹叶”指的是水草(苹草)的叶子,上下两句情景交融,对仗工整。“晚、寒”是客观的情形,“老、衰”则是投射了人的情感,四个形容词都是冷色调,符合中心立意。
静赏诗词曲赋,闲吟菊竹梅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0 04: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