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35|回复: 69

窥词管见

  [复制链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8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8-1-16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窥词管见
·李渔著

   
第一则 词立于诗曲二者之间
   
作词之难,难於上不似诗,下不类曲,不淄不磷,立于二者之中。大约空疏者作词,无意肖曲,而不觉彷彿乎曲。有学问人作词,仅力避诗,而究竟不离於诗。一则苦於习久难变,一则迫於舍此实无也。欲为天下词人去此二弊,当令浅者深之,高者下之,一俛一仰,而处于才不才之间,词之三昧得矣。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8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则 词与诗有别
    词之关键,首在有别於诗固已。但有名则为词,而考其体段,按其声律,则又俨然一诗,觅相去之垠而不得者。如生查子前後二段,与两首五言绝句何异。竹枝第二体、柳枝第一体、小秦王、清平调、八拍蛮、阿那曲,与一首七言绝句何异。玉楼春、采莲子,与两首七言绝句何异。字字双亦与七言绝同,只有每句叠一字之别。瑞鹧鸪即七言律,鹧鸪天亦即七言律,惟减第五句之一字。凡作此等词,更难下笔,肖诗既不可,欲不肖诗又不能,则将何自而可。曰,不难,有摹腔炼吻之法在。诗有诗之腔调,曲有曲之腔调,诗之腔调宜古雅,曲之腔调宜近俗,词之腔调,则在雅俗相和之间。如畏摹腔炼吻之法难,请从字句入手。取曲中常用之字,习见之句,去其甚俗,而存其稍雅,又不数见于诗者,入於诸调之中,则是俨然一词,而非诗矣。是词皆然,不独以上诸调。人问以上诸调,明明是诗,必欲强命为词者,何故。予曰,此中根据,未尝深考,然以意逆之,当有不出范围者。昔日诗变为词,定由此数调始,取诗之协律便歌者,被诸管弦,得此数首,因其可词而词之,则今日之词名,仍是昔日之诗题耳。

点评

腔调者不如说感觉,每种诗体有每种诗体的感觉。正如现今体育舞蹈,探戈之紧张与伦巴之缠绵,感觉绝不相同。愚钝者或百思不得其解。  发表于 2019-8-4 09:38
各种诗体之间要拉开些距离,古体诗与新诗尤其如此。余写古体诗用平水韵,遵守格律,用繁体字;写新诗则不然,或正相反对。此举正为此。  发表于 2019-8-4 09:38
又学到了不少知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0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8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则 词与曲有别
    词既求别于诗,又务肖曲中腔调,是曲不招我,而我自往就,求为不类,其可得乎。曰,不然,当其摹腔炼吻之时,原未尝撇却词字,求其相似,又防其太似,所谓存稍雅,而去甚俗,正谓此也。有同一字义,而可词可曲者。有止宜在曲,断断不可混用於词者。试举一二言之,如闺人口中之自呼为妾,呼婿为郎,此可词可曲之称也。若稍异其文,而自呼为奴家,呼婿为夫君,则止宜在曲,断断不可混用於词矣。如称彼此二处为这厢、那厢,此可词可曲之文也。若略换一字,为这里、那里,亦止宜在曲,断断不可混用於词矣。大率如尔我之称者,奴字、你字,不宜多用。呼物之名者,猫儿、狗儿诸儿字,不宜多用。用作尾声句者,罢了、来了,诸了字,不宜多用。诸如此类,实难枚举,仅可举一概百。近见名人词刻中,犯此等微疵者不少,皆以未经提破耳。一字一句之微,即是词曲分歧之界,此和者而言。至论神情气度,则纸上之忧乐笑啼,与场上之悲欢离合,亦有似同而实别,可意会而不可言诠者。丰盛业之人,自能默探其秘。

点评

感觉找到了,什么都好办,否则寸步难行。  发表于 2019-8-4 08:03
学习大姐博览群书的学习态度!真是好资料!问好大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14: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9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8-1-17 14:06
第二则 词与诗有别
    词之关键,首在有别於诗固已。但有名则为词,而考其体段,按其声律,则又俨然一诗, ...

又学到了不少知识。

点评

你再找人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1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9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辛苦了!敬茶,问好!

点评

慢慢把这版搞出特色,为全坛学习提供好的诗话作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1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8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则 古词当取瑜掷瑕
    词当取法于古是已。然古人佳处宜法,常有瑕瑜并见处,则当取瑜掷瑕。若谓古人在在堪师,语语足法,吾不信也。试举一二言之,唐人菩萨蛮云:“牡丹滴露真珠颗。佳人折向筵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檀郎故相恼。只道花枝好。一面发娇嗔。碎挼花打人。”此词脍炙人口者素矣,予谓此戏场花面之态,非绣阁丽人之容。从来尤物,美不自知,知亦不肯相形於口,未有直夸其美,而谓我胜于花者。况揉碎花枝,是何等不韵之事,挼花打人,是何等暴戾之形,幽闲之义何居,温柔二字安在。李後主一斛珠之结句云:“绣床斜倚娇无那。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此词亦为人所竞赏。予曰,此娼妇倚门腔,梨园献丑态也。嚼红绒以唾郎,与倚市闹而大嚼,唾枣核瓜子以调路人者,其间不能以寸。优人演剧,每作此状,以发笑端,是深知其丑,而故意为之者也。不料填词之家,竟以此事谤美人,而後之读词者,又止重情趣,不问妍媸,复相传为韵事,谬乎不谬乎。无论情节难堪,即就字句之浅者论之,烂嚼打人诸腔口,几於俗杀,岂雅人词内所宜。後人作春绣绝句云:“闲情正在停针处,笑嚼红绒唾碧窗。”改烂嚼为笑嚼,易唾郎为唾窗,同一事也,辨在有意无意之间,不啻苏合蜣蜋之别矣。古词不尽可读,後人亦能胜前迹,此可概见矣。

点评

只有情趣而无妙趣,境界全无,格调尽失,何足效法?。高论!  发表于 2019-8-4 08: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8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旭 发表于 2018-1-19 08:09
又学到了不少知识。

你再找人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8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旭 发表于 2018-1-19 08:09
姐姐辛苦了!敬茶,问好!

慢慢把这版搞出特色,为全坛学习提供好的诗话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8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则 古词当取瑜掷瑕
    词当取法于古是已。然古人佳处宜法,常有瑕瑜并见处,则当取瑜掷瑕。若谓古人在在堪师,语语足法,吾不信也。试举一二言之,唐人菩萨蛮云:“牡丹滴露真珠颗。佳人折向筵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檀郎故相恼。只道花枝好。一面发娇嗔。碎挼花打人。”此词脍炙人口者素矣,予谓此戏场花面之态,非绣阁丽人之容。从来尤物,美不自知,知亦不肯相形於口,未有直夸其美,而谓我胜于花者。况揉碎花枝,是何等不韵之事,挼花打人,是何等暴戾之形,幽闲之义何居,温柔二字安在。李後主一斛珠之结句云:“绣床斜倚娇无那。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此词亦为人所竞赏。予曰,此娼妇倚门腔,梨园献丑态也。嚼红绒以唾郎,与倚市闹而大嚼,唾枣核瓜子以调路人者,其间不能以寸。优人演剧,每作此状,以发笑端,是深知其丑,而故意为之者也。不料填词之家,竟以此事谤美人,而後之读词者,又止重情趣,不问妍媸,复相传为韵事,谬乎不谬乎。无论情节难堪,即就字句之浅者论之,烂嚼打人诸腔口,几於俗杀,岂雅人词内所宜。後人作春绣绝句云:“闲情正在停针处,笑嚼红绒唾碧窗。”改烂嚼为笑嚼,易唾郎为唾窗,同一事也,辨在有意无意之间,不啻苏合蜣蜋之别矣。古词不尽可读,後人亦能胜前迹,此可概见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5: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