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如观

新旧韵之争是一种伪学吗?

  [复制链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4-21 12:51
第三句的诗旨是为结句烘托!是一种艺术手段,这是诗学。如果以此作依据,下定论,是谓不知诗也!!! ...

盛世何忧患,豪情已忘初。
新闻多不阅,落落读闲书。
------------------------------------------
这是一种艺术手段?那你说此句作何解?大有同人不只是这一首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他的诗作很多都是这种格调。

小到诗词分类、诗韵传承等问题,大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国家的统一等问题。各种国际势力暗流涌动,经济层面,文化领域需要解决的事情太多了,要居安思危。

本来年纪轻轻的一个人却缺乏活力,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老成”。身为首版,其言行难免要影响到其他的年轻人,所以如观才要作一提示。




点评

看你自己说对佛学造诣很深!那就不要过于执着。如果一定要执着这样理解的话,我也可以告诉你,在下也“新闻多不读”,为什么?很简单,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处莺歌燕舞,欣欣向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2 12:23
以此句来反衬自己(他大有同人)对该书之喜爱!我已说过了,这是一种艺术手段!如小杜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你一定要说难道赤壁之战真的靠的是一场东风?小杜不关心百姓死活,只关注二乔!那我也无话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2 1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6

回帖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1
发表于 2017-4-22 12: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4-22 11:50
盛世何忧患,豪情已忘初。
新闻多不阅,落落读闲书。
------------------------------------------

以此句来反衬自己(他大有同人)对该书之喜爱!我已说过了,这是一种艺术手段!如小杜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你一定要说难道赤壁之战真的靠的是一场东风?小杜不关心百姓死活,只关注二乔!那我也无话可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6

回帖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1
发表于 2017-4-22 1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云山人 于 2017-4-22 12:29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7-4-22 11:50
盛世何忧患,豪情已忘初。
新闻多不阅,落落读闲书。
------------------------------------------

看你自己说对佛学造诣很深!那就不要过于执着。如果一定要执着这样理解的话,我也可以告诉你,在下也“新闻多不读”,为什么?很简单,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处莺歌燕舞,欣欣向荣,前途光明灿烂!一切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新闻也一定都是这样说的,不看也知道!至于一些小道消息,劝你不要听!最后,跟你说穿了吧!只要你乖乖听话,埋头耕田就是了,谁要你抬头思考?关心国事?不要惹事儿!我们的如观大师!!!^o^

点评

你现在也终于承认“新闻多不阅”是真实的意思表达了?如观没有冤枉你们吧?你们的真实思想如观很清楚,只不过是要设法让你们自己隐藏不住,自己说出来。 “新闻多不阅”是你们真实的意思,但有时又恐怕心有不甘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2 1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4-22 13:31 编辑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4-22 12:23
看你自己说对佛学造诣很深!那就不要过于执着。如果一定要执着这样理解的话,我也可以告诉你,在下也“新 ...

你现在也终于承认“新闻多不阅”是真实的意思表达了?如观没有冤枉你们吧?你们的真实思想如观很清楚,只不过是要设法让你们自己隐藏不住,自己说出来。

“新闻多不阅”是你们真实的意思,但有时又恐怕心有不甘吧?是不是有时也难免要“阅一阅”?诗文中的这”盛世“是不是你们的真实表意倒是很难说了,还是希望你们自己能坦率地说出来,但愿不要”欺心“才好。

如观毕竟以前同他打过交道,对他还是有些了解的。年纪轻轻的城府这样深是不是很好,还需自己去揣摩。这是个建议,听不听由他。

“一袭羊裘便有心,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波茫茫何处寻?”

”小隐于山林,大隐于市井“,”用之则出,舍之则藏“,再平常不过了。但是若如此”做作“地去标榜一番,恐怕就不是发于自己的真心了,这诗文的”水分“就有点大了。






点评

隐藏的思想,有时会自然的不自觉的反映出来。这句不须多分析,路人皆知。但有这种思想也不奇怪,原因也多种多样,有的是正常的原因。不要上纲  发表于 2017-4-23 13: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4-23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3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4-23 12:32
有新旧韵之推必有新旧韵之争。结果也必是双轨并存。让历史来说话吧!

新韵是几个改革老干炮制的,并非官方,旧体诗词当代官方毛泽东最高,他并没有搞什么新韵平仄。

点评

想当然  发表于 2017-4-23 17: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4-23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

回帖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3
发表于 2017-4-24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4-18 14:57
声韵说      西河主人        转自国粹网
  

“但我反对那些使用《平水韵》的人刻意贬低和打压使用新韵的人。”


很好。很义正言辞。那么,你是否反对使用新韵的人刻意贬低和打压使用旧韵的人?

点评

哈哈哈,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啊.见到石先生,我特别高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4 10:43
对  发表于 2017-4-24 0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4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有同人 发表于 2017-4-24 09:09
“但我反对那些使用《平水韵》的人刻意贬低和打压使用新韵的人。”

哈哈哈,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啊.见到石先生,我特别高兴.

点评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5 08:42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