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如观

新旧韵之争是一种伪学吗?

  [复制链接]

8

主题

196

回帖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1
发表于 2017-4-20 16: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云山人 于 2017-4-21 12:53 编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旧亦空,新亦空!真亦空,伪亦空!

点评

空者不是虚无也。不能望文生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1 07:21
空者不是虚无也。不能望文生义  发表于 2017-4-21 07:20
六道中均有善恶之分,学佛越深入越会辨析明彻,正知正见就越会增强。连善恶都分辩不清如何入世行愿?如何去护法? 《心经》的经文是帮助你去除我执,明心见性的。而你却曲解成“旧亦空,新亦空!真亦伪,伪亦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0 2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4-20 16:36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旧亦空,新亦空!真亦伪,伪亦空!

六道中均有善恶之分,学佛越深入越会辨析明彻,正知正见就越会增强。连善恶都分辩不清如何入世行愿?如何去护法?

《心经》的经文是帮助你去除我执,明心见性的。而你却曲解成“旧亦空,新亦空!真亦伪,伪亦空!”,这些都是属于曲解佛教教义,构成谤法。

这种言论不只你一个人有,而是很多人都有。不知道你们是跟哪位师父学的,把佛法学成这个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4-21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4-20 16:36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旧亦空,新亦空!真亦伪,伪亦空!

空者不是虚无也。不能望文生义

点评

《金刚经》好像就是专门回答这一问题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2 0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6

回帖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1
发表于 2017-4-21 1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4-20 14:24
作者:大有同人

中秋在望,于山中收得安全东首版《云水集》,乃作五言四个 之一

第三句的诗旨是为结句烘托!是一种艺术手段,这是诗学。如果以此作依据,下定论,是谓不知诗也!!!

点评

盛世何忧患,豪情已忘初。 新闻多不阅,落落读闲书。 ------------------------------------------ 这是一种艺术手段?那你说此句作何解?大有同人不只是这一首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他的诗作很多都是这种格调。 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2 1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6

回帖

6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1
发表于 2017-4-21 1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4-14 14:24
大有同人以前不见活跃于理论版,偶尔说几句,算个打酱油的,自从当理论版首席后,勤于论述,也算理论界一厄 ...

你错了!大有未任绝句版主前我就与他有交集了,他一直来以理论见长,出任绝句版主也是因以理论见长,而被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4-22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4-14 18:37
用何韵写诗,本就是各人自已的事,何须他人多舌啊。吟者挑起用韵之争,实在是无聊。当然,他借此出名,也 ...

用韵之争并非吟者所能挑得起的,是官方在一手主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4-22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4-21 07:21
空者不是虚无也。不能望文生义

《金刚经》好像就是专门回答这一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4-22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韵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传承,用新韵写并不存在问题,但在与古诗衔接上其问题就立显了。当代人已有自己的诗体,这就是白话诗,白话诗与现代语音是融合的,而旧体诗则属于中国古典文化范畴,古典诗词写作有没有必要也要采用现代语音,是值得探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 发表于 2017-4-14 19:56
为中华民族的古诗词发扬光大,我恳请新韵另创新的音韵系统及诗词格律,平水韵只适用于中古音系的近体诗词。 ...

汉字发音因时代各异、因方言各异是一个长期的难题。即便要解决也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实行新韵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两大难题吗?解决不了。自从汉字的四声被发现(发明)以来,加速了汉字的发音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现在任何一个真正会讲普通话的人,给他任何一个字,他都可以通过这个字说出另外与其声母、韵母相同的另外三个字的发音。许多外国人学汉语发音不标准,就是因为对汉字四声的甄别能力不过关。

入声字是属于一种进化不充分的发音,所以最后才归于其它三部。按照平水韵的分类入声部一律属于仄声,所以,入声字现在仍属于仄声的我们不用去管,现在发音属于平声的,我们规范加注一个仄声的读音即可。所以,平水韵的历史地位无法替代,它是一种无形资产,盲目去废弃不可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4-22 08:20
《金刚经》好像就是专门回答这一问题的。



《金刚经》是属于了义经文,但是其中的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很重要。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圆瑛法师对此句的释义如下:

征释正义,良以发菩提心者,非但不应取法,亦不应取非法;双离空有,方归中道,故于法不说断灭相。佛之教人离相,以有相之常见当离,而空相之断见亦当离,何尝教人断灭相耶!


”双离空有“,既不执于常见,又不落于断见。《金刚经》在此品中专门强调了执有不可取,执空也不可取。不要因为读了《金刚经》就认为佛法是讲断灭虚无的,可以不用去发菩提心,不用去发四弘誓愿了,那都是对佛教教义的曲解。

佛法了义、究竟、圆融、通达。绝不会留下一些漏洞等着世俗的人去挑的,否则也不会传承到现在。

网上很多的谤佛言论都是由于当事人对佛法的参研不求甚解而产生的邪见所造成的,戒定慧是佛教一切法门所遵循的修行次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