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4-11 09: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4-10 21:39
总结了多种变体,变体不算格律,是不依正体格律写成的。----这番话正是作者在向我们宣告唐代晚期前没有定 ...
沈宋定体,是历来公认的,中晚唐以后定型,是说中晚唐以后才逐渐不出律,事实上宋朝出律的诗也不少,潭州的雨梦先生就列出陆游不少拗句,苏轼黄庭坚的破律就更多了,不能因此说格律还没定型。
如你所说的折腰体,是齐梁体的对式律诗,早在初唐就确定了粘的格律,如王昌龄诗格所说:“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两头管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
折腰体,在中晚唐《炙毂子诗格》中列为背律体,不合常格,说明当时格律是存在的。
于作龙《唐代近体诗格律新探》一书是将唐代不合正格的律诗重新归类,另起名目,并不是说唐代就有这些格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