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针叶林

标准律诗与律诗的标准

  [复制链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29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9 19:29
这些都是出律的句子,不应该在律诗中出现。在永明体以及古风中出现是可能的。 ...

你认为不应该,科举为何可以!
你应该静坐三四啊!

点评

所以劝你别继续在科举诗的泥潭里中打转转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9 19: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29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9 19:29
这些都是出律的句子,不应该在律诗中出现。在永明体以及古风中出现是可能的。 ...

开元太平时,平平仄平平
倾心傥知期,平平仄平平
熈熈与春亲,平平仄平平

以上三句,永明体的声律,绝对不允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29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9 19:38
正是如此。诗词不分什么官方民间。

科举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29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3-29 19:5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9 19:36
这是首排律。起句是大拗句夏木多好鸟,但第二句偏知反舌名未救,像这种大拗句在杜甫诗中都是救的,但唐诗 ...

春风扇防和 崔立之154=========【两个大拗】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逺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通仄?仄仄平仄平?
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通仄仄?平仄平平平?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
【逺近芳气新。仄仄平仄平】
【煦妪偏感人。仄仄平仄平】


春风扇防和          郭 遵155
防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通平平仄仄?仄通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通通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通仄仄平?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尤其这里,大拗句不但不救,反而又弄了一个【无名拗】!

无名拗:

【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平平】

有名拗:
平平仄平仄
〇仄〇仄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29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9 19:39
所以劝你别继续在科举诗的泥潭里中打转转了!

你的声律观,与探索的世界观的问题所在!
阳关大道你不走,你和王力赵执信一样,不是走上了弯道,而是走上了岔道。

点评

那你就跟着元兢走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9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3-29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29 17:06
唐宋两朝,根本没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最早说法,是明朝和尚的 ...

平水韵也是宋朝总结的,关键在于平水韵、拗救、孤平理论等这些总结对唐律诗有没有概括性。

只要这些概括对律诗的发展与普及有利,没有破坏律诗的基本要素,不管他成于何朝何代,都应可以采用。






点评

平水韵也是宋朝总结的,关键在于平水韵、拗救、孤平理论等这些总结对唐律诗有没有概括性。 只要这些概括对律诗的发展与普及有利,没有破坏律诗的基本要素,不管他成于何朝何代,都应可以采用。 -------说的很对。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05:07
决然没有概括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9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5: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