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征服

难倒当今诗词界的一个小儿科问题(第一类新增雪漫千山)

   关闭 [复制链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4-4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4-4 23:06
蒙人才不用平水韵呢,因为他们没有入声字,他们用的是中原音韵。明朝人也不用平水韵,他们用的是洪武正韵 ...

蒙人才不用平水韵呢,因为他们没有入声字,他们用的是中原音韵。明朝人也不用平水韵,他们用的是洪武正韵,只有清朝人才用平水韵。这些都有历史记载的
-----------------------------------------
元朝是曲押《中原音韵》,词押词韵,诗押《平水韵》。蒙古人是不用平水韵,但是他们并没有限制汉人在民间作诗时使用《平水韵》,明代是颁布了《洪武正韵》,但是此举遭到了民间的强烈抵制,民间仍旧使用《平水韵》作诗。清朝就更不用说了,《佩文诗韵》就是《平水韵》的辅助书。民国时期颁布了《中华新韵》,也曾遭到了民间的强烈反对。

这些事实百度都可以搜索到,还用多讲吗?《平水韵》至少在民间的传承都是从来没有间断过的,希望诗友不要罔顾事实。


点评

你说话更不客观,谁规定曲押《中原音韵》,诗不压《中原音韵》?那你告诉我,官方规定诗用什么韵书?词押词韵,哪时的词韵是什么?明代是颁布了《洪武正韵》,但是此举遭到了民间的强烈抵制,民间仍旧使用《平水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5 0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4-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4-4 23:02
唐韵以西北音为参考,宋以中部音为参考,南宋转到南方方言,音都不同,即使你懂宋音,你也读不通唐诗。只 ...

唐韵以西北音为参考,宋以中部音为参考,南宋转到南方方言,音都不同,即使你懂宋音,你也读不通唐诗。只能通过查韵书去了解它的押韵和平仄。用普通话读的是意思不是当时的音

---------------------------------------------------
你的这个推论也站不住脚。《广韵》诞生于宋代,就是对《切韵》的发展与继承,《广韵》也是属于《切韵》体系的,这说明宋朝的官方用韵仍然是承袭着隋代以来的《切韵》。《切韵》有上切字与下切字,知道这两个字的读音就能知道本字的读音。

从《切韵》到《唐韵》到《广韵》到《佩文诗韵》都是一脉相承的。元代的《中原正韵》仅限于作曲,民间写律诗从来不用。明代的《洪武正韵》也是如此,民间强烈抵制,基本上还是用《平水韵》。

参照《广韵》也照样可以读唐诗,同理参照《佩文诗韵》也照样可以读唐诗。平水韵不标注读音就是允许读音随时代而进行相应调整,同时也符合《切韵》的注音原理。




点评

你这更讲不通,系统与语音是两个概念,一脉相承是相承归纳方法,不是相承字音。混淆概念有什么可谈的。谈宋朝的语音,你却谈反切,是显示你什么都懂,风马牛不相及,和你谈学问会累死人的。由你主持本版理论,理论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5 0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4-5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4-4 23:26
新韵也罢,旧韵也罢,只不过是个标准问题,争个毛啊。喜欢就用,不喜欢就换另一个。 ...

用韵的重要性仅次于文字,怎么能说喜欢怎么用就怎么用呢?

文字要规范,文字的读音也要规范。这些举措都是对国家起到稳固作用的,不是儿戏。

正是因为文字的读音规范起来要远大于文字本身,所以问题才延续至今。要是在古代能象规范文字这样容易那古代早就规范了,就不用拖到今天了。所以《切韵》注音的发明是一种权宜之计,是一种模糊规范。

今天有了广播、电视等媒体,可以加速规范读音,来实现古人未完成的愿望。


点评

这段讲得好,点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5 1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4-5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4-5 09:44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7-4-4 23:39
蒙人才不用平水韵呢,因为他们没有入声字,他们用的是中原音韵。明朝人也不用平水韵,他们用的是洪武正韵 ...

你说话更不客观,谁规定曲押《中原音韵》,诗不压《中原音韵》?那你告诉我,官方规定诗用什么韵书?是你说的《平水韵》?不怕笑死人?词押词韵,哪时的词韵是什么?明代是颁布了《洪武正韵》,但是此举遭到了民间的强烈抵制,民间仍旧使用《平水韵》作诗。民间是否强烈抵制,你有史料证明吗?不要信口开河,愚弄我啦。清朝规定用平水韵,但非常多的人用词林正韵,你就不知道?别以为自己是权威。《平水韵》至少在民间的传承没有间断过的,但在官方呢?从宋朝到明朝,平水韵都是山寨货,到底是官方重要还是民间重要,你连这种常识都没有?

点评

“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193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5 13: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4-5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4-5 00:02
唐韵以西北音为参考,宋以中部音为参考,南宋转到南方方言,音都不同,即使你懂宋音,你也读不通唐诗。只 ...

你这更讲不通,系统与语音是两个概念,一脉相承是相承归纳方法,不是相承字音。混淆概念有什么可谈的。谈宋朝的语音,你却谈反切,是显示你什么都懂,风马牛不相及,和你谈学问会累死人的。由你主持本版理论,理论会一塌糊涂。

点评

为何谈反切?乃是发音依《切韵》可读得、依《广韵》可读得,依《佩文诗韵》亦可读得,何有读不出之说?格律诗重在平仄有规律变换,只符合此规律即可,何必在意于具体发音与唐音之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5 13: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4-5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服 发表于 2017-4-1 11:21
征服连诗都不敢称,遑论好诗?朗读古人诗,爱用什么韵就用什么韵吧,创作今人诗,还是尽量让时人读得出、 ...

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4-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服 发表于 2017-4-1 21:52
我何时说过用平水韵写诗都是蒙人了?我最看不惯你的就是偷换概念,沾边儿就赖了。
即便号称能够读得出、 ...

这里的人概念常常混淆,谈论问题很吃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4-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4-5 10:29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4-4 23:26
新韵也罢,旧韵也罢,只不过是个标准问题,争个毛啊。喜欢就用,不喜欢就换另一个。 ...

怎么能不争呢?你不愿争,就做个看客,别人有要争的道理。越争越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4-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4-5 00:11
用韵的重要性仅次于文字,怎么能说喜欢怎么用就怎么用呢?

文字要规范,文字的读音也要规范。这些举措都 ...

这段讲得好,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3399

回帖

84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484
发表于 2017-4-5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萨都剌《江城玩雪》
雪色纷纷客倚栏,长江风急吼天关。千重铁瓮成银瓮,一夜金山换玉山。
舟子迷归寒浦外,衲僧疑在白云间。晓来霁日高林照,好景依然悦我颜。

老萨者,色目人也,尚且用平水韵。如果说他作诗用《中原音韵》,白云间就是三平尾。

点评

萨都剌的后人,沙地沙老先生,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中央电视台开坛讲诗,他的《萨氏诗词格律ABCD》对我影响甚大。他的理论创新,是诗词理论的重大突破。在我看来,他的历史地位,当与王力并列。各位“鸣家”未看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5 11:31
你好。谢谢你的例子。不过你这只能证明他没用《中原音韵》,不能证明《中原音韵》不能用来写诗。民间愿用什么韵书来写诗,官方是不管的,这点大家没有不同的看法。官方只管科考限定韵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5 1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18: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