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从468首《文苑英华省试帖》,看唐朝近体诗的声律与韵律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2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的四部格律著作,但从声律来论:
只见【清人说】,不见【唐人说】。遗憾!

点评

你的逻辑很成问题。研究诗律,为什么一定要根据古人说?你的探究对象是诗而不是论。古人有论更好,无论就没法研究了?大自然不说话,它的规律不也多被发现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06: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 06:15
是的,永明体诗里确实有近体诗,仅五律,我已经列出12首,梅花山人列出1首了。
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永 ...

为了方便讨论,只列一首即可。局限于平韵诗,二韵、四韵、八韵的皆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2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 06:20
你的逻辑很成问题。研究诗律,为什么一定要根据古人说?你的探究对象是诗而不是论。古人有论更好,无论就 ...

因为古人早有定论,科举考试的方案,只有古人定,
今人无法穿越时空去限制古人!至于是否合理,另当别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2 06: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试贴诗的格律是从宽到严的,初唐还不很严,有永明体成份在。应到中晚唐试贴诗中找格律。

点评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春风扇微和》省试帖10首 01、《春风扇微和》陈九流 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迟迟散南陌。褭褭逐东风。 暗入芳园里。潜吹草木中。兰荪才有緑。桃杏未成红。 已觉寒光尽。还防淑气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 04:54
每首8句平韵换头近体诗,必定5-6句符合永明体声律,只有2-3不合永明体声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16:52
即使到后来的试帖诗研究也意义不大,至多能看出试帖诗的规则和发展,与近体诗律也不是一码事。起码在字数上就不同于最多的近体诗律诗的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10:24
初唐的,三羊找到唯一一首: 玄宗先天 元年 (712)《璧池望秋月》 《璧池望秋月》张子容 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 似璧悲三献,疑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06:40
《冬日可爱诗》,就是【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06: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2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2 06:25
唐代试贴诗的格律是从宽到严的,初唐还不很严,有永明体成份在。应到中晚唐试贴诗中找格律。 ...

《冬日可爱诗》,就是【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2 06:25
唐代试贴诗的格律是从宽到严的,初唐还不很严,有永明体成份在。应到中晚唐试贴诗中找格律。 ...

初唐的,三羊找到唯一一首:

玄宗先天 元年 (712)《璧池望秋月》

《璧池望秋月》张子容
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
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能持千里意,来照楚乡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 06:36
即使到后来的试帖诗研究也意义不大,至多能看出试帖诗的规则和发展,与近体诗律也不是一码事。起码在字数 ...

研究或探索近体诗的声律,与句数何干?

点评

约句准篇是律诗格律第一条。怎么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0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