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49|回复: 92

从468首《文苑英华省试帖》,看唐朝近体诗的声律与韵律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发表于 2017-3-2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3-2 08:52 编辑

从468首《文苑英华省试帖》,看唐朝近体诗的声律与韵律

在468首《文苑英华省试帖》中:
1、
从节律来看,多为六韵、少为四八韵;
2、
从声律来看,多为换头、少为折腰体;
3、
从韵律来看,多为平韵,少为仄韵诗。


从德宗贞元十年(794)《冬日可爱诗》科举试题来看:
1、
既可以【平韵诗】,也可以【仄韵诗】;
2、
既可以【换头体】,也可以【折腰体】。
3、
五言诗句的声律节点,是在二五,不在二四。
大唐近体诗五言诗句的声律理论是:二五俩字,允许同平,不许同上、同去、同入声。

       冬日可爱    陈 讽=========【状元帖】
寒日临清昼。寥天一望时。未消埋迳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彩宁偏照。流隂信不追。余辉如可就。廻烛幸无私。

平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冬日可爱   庾元亮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踈照逾逺。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寛。覉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傥知期。良愿自兹毕。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平入?平去仄平上?平平仄平入?
仄上平平去?仄平平平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入?
平平仄仄上?仄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去仄平入?
【寒郊见初日。平平仄平入】
【林踈照逾逺。平平仄平入】
【冰轻影微出。平平仄平入】
【暂忘玄冬律。仄平平平仄】
【覉情就如失。平平仄平入】
【倾心傥知期。平平仄平平】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2 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 05:31
我早就说过,三羊根据唐试帖诗研究唐律诗格律是方向错误。可惜至今这羊仍迷途不知返~ ...

看来你至今不知道,试帖诗是唐朝近体诗的范本。

点评

只是你认为的“范本”吧?至今你对诗律的研究没有入门,因为你没找到门,多少年在误打误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05: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2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 05:31
我早就说过,三羊根据唐试帖诗研究唐律诗格律是方向错误。可惜至今这羊仍迷途不知返~ ...

身为理论版主,竟然无知到如此这般,
空头支票——你在行!
理论研究——你差劲!
删帖封杀——你拿手!
文明讨论——你不会!

点评

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水贴自然在应删除之列,留之只会污人眼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05: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2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3-2 05:50 编辑

你可以开个转帖,让大家讨论:试帖诗、省试帖、试律诗、殿试帖等,是不是近体诗,或属于不属于近体诗!

点评

当然可以,但问题不是讨论他们是不是近体诗,因为永明体也可以算甚至有完全合律的近体诗,问题在于试帖诗是否属于典型的律诗?肯定不是!而且有的试帖诗本身就是古风!你根据它们能研究出近体诗的格律吗? 而且你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0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3-2 06:07 编辑

探索大唐声律的依据是【唐人说】,不是【宋人说】,不是【元人说】,不是【明人说】,
不是【清人说】,不是【民国说】,不是【王力说】,不是【启功说】,更不是【林正三】!

唐人说的明明白白,我辈为何麻木不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2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3-2 06:1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2 06:06
当然可以,但问题不是讨论他们是不是近体诗,因为永明体也可以算甚至有完全合律的近体诗,问题在于试帖诗 ...
永明体里也有近体诗,如此这般,永明体与近体诗岂不可以混淆了吗?
永明体里也有近体诗,你可以举例说明或讨论!

点评

是的,永明体诗里确实有近体诗,仅五律,我已经列出12首,梅花山人列出1首了。 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永明体是唐代律诗的先声,出现少量合律的诗是符合自然规律(几率)的,也是必然的。到唐代只是定型了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 0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