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图书府吏

学唐诗学什么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5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2-15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5 15:29
现在所谓学唐诗,其实主要指盛唐以来的以李杜为代表的著名诗人们的近体诗和古风诗。
近体诗是以沈佺期宋之 ...

客观而言,现在很多作品确实跟吴体暗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5 15: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5 15:37
你可以根据现有的全部唐诗根据你的标准列出有多少老干体诗,和现在某一阶段某一范围内的诗(比如某坛某短 ...

是否符合逻辑是一回事,是否有意义是另一回事。其实,这个主帖本身就不具备多少意义。“似我者生,学我者死”,美术是这样,诗词也一样。我看了不少谈论学李杜什么,如何学的,甚至称自己前身即杜甫者,却找不出他们能与之比美的那怕是一首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2-15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5 15:12
在没有证据下的猜测和估计有什么意义?

两点确定一直线,三点确定一平面。

这两句在数学里叫作公理,就是无法用数学公式论证,也无需论证,但他是被广泛认同的公理。

书法家写毛笔字,肯定要把好的留下来展示或拍卖,一些习作或败笔会选择销毁处理,因为把这些拿出来拍卖不仅卖不到钱,反而会降低他的声誉。拍卖公司也会选好的作品拍卖,差作会拒收。越是好的,值钱的才会保留下来,差的会成为垃圾。

诗词同理,这是属于常识性推理,没有必要作大量举证。


点评

不知你运用了什么公理能证明散失的唐诗都是“老干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5 1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5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2-15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5 18:07
不知你运用了什么公理能证明散失的唐诗都是“老干体”,根据什么知道散失的数量。你是神人还是会巫术? ...

基本可以判定,如观先生的公理,就是他眼中的那些“老干体”跟习作或败笔基本上是一致的。属于常识性推理,没有必要作大量举证。

点评

嗯,还是你的反应快捷。 统计一下今诗中所谓老干体和所谓好诗的比例就基本上可以了解一个大概。这是涉及到一个统计学的原理,唐代比起现在“伟大”不到哪里去,也应是基本如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5 18: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2-15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15 18:20
基本可以判定,如观先生的公理,就是他眼中的那些“老干体”跟习作或败笔基本上是一致的。属于常识性推理 ...

嗯,还是你的反应快捷。

统计一下今诗中所谓老干体和所谓好诗的比例就基本上可以了解一个大概。这是涉及到一个统计学的原理,唐代比起现在“伟大”不到哪里去,也应是基本如此。

点评

你又错了。不用说唐代,即使1949建国之前中国农村的文盲比例也和现在有天壤之别。现在几乎没有文盲,中学教育普及率接近百分百。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属于极为落后的农业社会,能认字的比例极小,能当诗人的比例更小。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5 2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5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2-1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5 21:03
你又错了。不用说唐代,即使1949建国之前中国农村的文盲比例也和现在有天壤之别。现在几乎没有文盲,中学 ...

高级知识分子,公务员也尽是诗词差的,要不老干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唐代成名的诗人必竟在受教育人群中占少数,你怎能保证其他人都不写诗?只不过他们没成名,所以他们的诗不会被人编入诗集,也没人传颂,时间一长就流失了。

不象现在,不管成不成名,直接网上一发就大功告成。如果唐代也有互联网,那些受教育人群都会上来写几首,那你就能看出好诗与差诗比例和现在差不多。


点评

炒股八赔二平一赚,这个比例基本上是一个普遍法则。如果让唐人炒股也差不多是这个比例。诗词也应是如此,好诗与差诗比例古今应大致相当。只不过受科技条件等限制,唐人的差诗流传下来的少,让你误认为唐人很伟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6 1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2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