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如观

对“咏颂体”(老干体)的创作要坚定信心

[复制链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1-23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老干体”并不是就诗的外在形式而言,而是指其所表达内容。它最大的缺失是缺少人文情怀,漠视弱势群体的艰辛与困苦,一味歌颂粉饰太平。

点评

老干体的特点是政治敏感性强,并没有一味地歌功颂德,对一些社会不公现象也是敢于揭发的,并且措词有时还十分严厉。当然你所说的问题也是存在的。 新兴的国风的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引大量的俗语与口头语入律诗,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 14: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1-23 1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23 10:16
说以李白为首的风月体一派成为千年诗坛的主流有失公允。李白怎么成了风月体一派?千年以来以律诗为主流,而 ...

杜甫的遭遇虽也令人同情,但是他与李白毕竟同属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失意人士。

古代的律诗中描写风花雪月的占比非常大,涉及到国家政治层面的诗作占比很少,并且既便有也不被重视或挖掘。今人诗作中这种局面已有所改变,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中华诗坛太缺乏歌颂历史事件、歌颂正朔人物的长篇叙事史诗,太缺乏描写象卫青、霍去病、李世民、岳飞、文天祥、永乐帝、康熙帝等这些中华“鹰派”人物的诗作。这些空白我们要慢慢去填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1-23 16:09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23 09:58
所谓“老干体”并不是就诗的外在形式而言,而是指其所表达内容。它最大的缺失是缺少人文情怀,漠视弱势群体 ...

老干体的特点是政治敏感性强,并没有一味地歌功颂德,对一些社会不公现象也是敢于揭发的,并且措词有时还十分严厉。当然你所说的问题也是存在的。

新兴的国风体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引大量的俗语与口头语入律诗,也同样引起了一些风月体诗人的嘲讽。

但是他们的兴起客观上打破了风月体对诗坛的垄断局面,从这一点上说,他们兴起的意义远胜于其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1-23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1-23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1-23 22:23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23 21:29
风月体也是一个泛指,受李白等人的影响很大。主要描写景色、风物,叙事也以民间的一些琐事为主,思想上带 ...


在古代,特别是唐代以后,“老干体”所涉及到的国家社稷、国家政治方面的题材一直是几乎缺失的状态。

那些诗人也经常在一起聚会,但是他们聚会的目的也是以凑在一起饮酒玩乐,甚至是嫖妓为主。长安城外的曲江池就是他们的“活动基地”之一,每天清晨就能看到,那些艺妓卸妆洗下来的脂粉泛上来后可以污染整个曲江池。就是连游玩也要“烟花三月下扬州”,他们为什么喜欢去扬州?很多人自是心知肚明,就是连旅游也喜欢挑一些“好地方”去。

你想想,你能指望这些诗人去写什么歌颂国家社稷、歌颂古圣先贤等那些高大上的诗文来吗?根本不可能。所以如观才把他们归为风月体一派。

所以,我们不能再过度去盲目崇拜他们,让他们身上带有的一些不好的习气去影响后学。尽管当今的“老干体”和新兴的“国风体”还不成熟,也存在着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但是如观认为,只要能打破风月体在诗坛的垄断地位,花再大的代价也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1-23 2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0

回帖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8
发表于 2017-1-23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7-1-23 23:34 编辑

    先生的观点非常可取!
   《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根据诗的用途来源分类的。《风》诗是地方音乐,来源于民间;《雅》诗来源于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颂》诗来源于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先生将当今的诗词分为“咏颂体”(老干体)、“风月体”、“国风体”三类,恐怕分类的标准不一致,就难免出现交叉重复的现象了。如果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分类就更好了。

点评

感谢诗友的鼓励。 如观所说的“风月体”主要是指对李杜等人的诗词衣钵忠实地去继承,比较传统保守的当今一族诗人群体。也并不想带有贬义,但是他们的缺陷如前述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都是粗略的划分,中间是有交叉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4 0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23 22:27
你这等于否定了所有的唐宋诗人词家。这些人的作品是否nlL该否定?全唐诗全宋词还能要吗? ...

并非要全盘否定,但是要想办法去弱化他们在诗坛的影响力。鼓励和扶持“老干体”、“国风体”的发展就是一种可以考虑的办法。

在条件成熟时,在大多数诗友达成共识时,也可以考虑多去挖掘如唐太宗李世民等一些明君贤臣的诗作。李杜等一些人尽管他们的个人遭遇值得同情,但是按照现在的说法他们毕竟是“被边缘化”的一族,不可过高去推崇他们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21: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