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潭州雨梦

日《作文大体》试析2016.11.01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11-2 2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豌豆角 于 2016-11-2 22:38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1-2 13:11
不是一定要到日本去找,如此有底气,相信你家或有祖传孤本,能列有唐代诗谱的,倒极想见识,免得我等拿日 ...

你总是要扯上别人家里是怎么回事?你年纪不小了吧,是你父母没教育好你,还是你根本就听不懂人话,应该你就是日本人后代,没教你中国话。

点评

你叫人不能到日本找,而查遍唐典藉并无论律传世的书。那只能推测你有家传秘本,又没辱你先人,如何动气骂人?尔无礼之甚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2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1-2 22:21
你总是要扯上别人家里是怎么回事?你年纪不小了吧,是你父母没教育好你,还是你根本就听不懂人话,或者你 ...

你叫人不能到日本找,而查遍唐典藉并无论律传世的书。那只能推测你有家传秘本,又没辱你先人,如何动气骂人?尔无礼之甚也。

点评

上次跟你说得都忘了?你好自为之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23: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1-2 18:39
第五 诗病  
  凡诗有八病,其尤可避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此四病也。

哦,那二四不同依四声律是允许二四为上去,上入,去入,去上,入上,入去了?!
那二六,二九对避依四声律是不允许二六,二九为上去,上入,去入,去上,入上,入去了?!

点评

天宝集曰:(五言诗)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 白氏文集:(七言诗)二四不同,二六对避之。 初见《作文大全》引用的【天宝集曰:(五言诗)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和【白氏文集:(七言诗)二四不同,二六对避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07:05
依据《作文大全》原著原意,就是应该这样解读。至于解释的结果与实际不符,责任在于作者,而不在于读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06: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11-2 2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1-2 22:44
你叫人不能到日本找,而查遍唐典藉并无论律传世的书。那只能推测你有家传秘本,又没辱你先人,如何动气骂 ...

上次跟你说得都忘了?你好自为之吧!

点评

上次你就误解了,明白人己跟你这糊涂人解释了,我就不说了。此次你又故态重发,还写那样缺教养的话,我也懒与你计较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23: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1-2 23:21
上次跟你说得都忘了?你好自为之吧!

上次你就误解了,明白人己跟你这糊涂人解释了,我就不说了。此次你又故态重发,还写那样缺教养的话,我也懒与你计较了。

点评

我本来愿意相信你上次是无心的,同时我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清楚告诉你说话不要扯上家里,你却又一次故技重演,你的“教养”何在?想必你应该很清楚,我对你主动有过任何的不敬吗?说这些只是想重新表明我的态度,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0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11-3 00: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1-2 23:40
上次你就误解了,明白人己跟你这糊涂人解释了,我就不说了。此次你又故态重发,还写那样缺教养的话,我也 ...

我本来愿意相信你上次是无心的,同时我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清楚告诉你说话不要扯上家里,你却又一次故技重演,你的“教养”何在?想必你应该很清楚,我对你主动有过任何的不敬吗?说这些只是想重新表明我的态度,本人根本无意与某类人纠缠。

点评

对于文都没有仔细读懂的人,我上次即采用避而不答,以免理解不到误会反而加深。何况有读懂的人替我解释,比我出面应更好。 1.我俩在此初识,我认真回答你提问,往来连十探讨诗艺,相敬如宾,并无口角 2.我已找不到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0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1-3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1-3 06:18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1-2 22:57
哦,那二四不同依四声律是允许二四为上去,上入,去入,去上,入上,入去了?!
那二六,二九对避依四声 ...

依据《作文大全》原著原意,就是应该这样解读。
至于解释的结果与实际不符,错误的责任:在于作者,而不在于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1-3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1-3 07:16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1-2 22:57
哦,那二四不同依四声律是允许二四为上去,上入,去入,去上,入上,入去了?!
那二六,二九对避依四声 ...
天宝集曰:(五言诗)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
白氏文集:(七言诗)二四不同,二六对避之。

初见《作文大全》引用的【天宝集曰:(五言诗)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和【白氏文集:(七言诗)二四不同,二六对避之】,在下三羊,既有怀疑!

对于声律来说,是基于节律节点为前提条件而来的。节点的对应关系,是声律的前提条件。先有节点的俩俩对应,才有声律的俩俩交替。例如沈约:

【平头】同为两句第二字;
【上尾】同为两句第五字,
【鹤膝】同为两联第二字;
【蜂腰】同为两顿的末字。

【五言的二九俩字】或【七言的二六俩字】,这没有节律节点的对应关系。不管白氏说还是日本说,其声律理论,都是违背节律是声律之前提条件的。


节律理论的模糊,声律理论必定难清楚

顺便提及:王力的声律理论,为何漏洞百出难以成立?

究其缘由,根本问题就在,王力没有正确的节律理论!
例如,王力对于近体格律诗的定义,提韵律、提声律、不提节律。

点评

羊又在这里“了雄姿英发”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07: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1-3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1-3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1-3 07:54
羊又在这里“了雄姿英发”了?

顺便提及:王力的声律理论,为何漏洞百出难以成立?
究其缘由,根本问题就在,王力没有正确的节律理论!
例如,王力对于近体格律诗的定义,提韵律、提声律、不提节律。


不提也就罢了!
非得与沈约唱反调,五言诗句,沈约说俩节奏,王力说仨节奏!

点评

五言诗句,沈约说俩节奏,王力说仨节奏! ----------这只羊因此蒙圈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08: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2: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