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节律、声律、韵律,是格律诗的三要素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1-1 08:52
我们总结律诗的三要素是适合所有律诗,甚至包括宋词的普遍原则。

平仄变换有序,包括拗体诗,包括宋词。

【用韵规范,诗押平水韵,词押词韵,不可混押。】

试律诗,为何韵押【词林正韵】呢?

唐元和六年(806)侯冽进士省试帖《金谷园花发怀古》

版本一:
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十三元】
红芳徒笑日,秾艳尚迎轩。【十三元】
雨湿轻光软,风摇碎影翻。【十三元】
犹疑施锦帐,堪叹罢朱纨。 ========【寒韵】
愁态莺吟涩,啼容露缀繁。【十三元】
慇勤问前事,桃李竟无言。【十三元】


版本二:
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十三元】
红芳徒笑日,秾艳尚迎轩。【十三元】
雨湿轻光软,风摇碎影翻。【十三元】
犹疑施锦帐,堪叹罢朱弦。 ========【先韵】
愁态莺吟涩,啼容露缀繁。【十三元】
慇勤问前事,桃李竟无言。【十三元】

论述试律诗用韵时,纪昀同样着眼于唐韵与后世的不同。他评侯冽《金谷园花发怀古》诗“堪叹罢朱弦”句云:“‘朱弦’,‘弦’字‘妍’韵。然唐韵与今多不同,未可遽非。”该诗六韵,园、弦、翻、繁、言,皆平声元韵,独“弦”平声先韵,纪昀由是指出唐韵与宋及其以后韵之不同,不可认为侯冽出韵。

点评

如果你的这篇文章就叫作《论永明体的特点》,他倒是还能让人接受,但是他不能概括所有的律诗。你现在又哪唐诗来举例,我和你说,唐诗很多用韵也不规范,或是说虽规范了但是没有严格执行。 所以你列举唐诗还有什么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 2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1-1 09:05
王力先生对律诗概念与内涵外延的把握是相当精准到位的。深入浅出,不算厚的一本书,初学者一看就能掌握。

...

王力格律理论中,不没有【节律】理论,其【声律】理论,无非也是清代赵执信谬论的残汤剩饭而已!

点评

什么叫作残羹剩饭?你可以不认同他,但是不应该这样去讲。 我们做的一些事情不是都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吗?王力先生总结得好,对近体诗的把握既得要领,又知取舍,并且思路清晰,这种人才在当代很难得。 在如观眼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 2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1-1 13:3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31 21:14
节律、声律、韵律,都属于格律诗的声律的内容,谈不上格律诗的三要素。格律诗的声律包含诗的声音节奏,音高 ...

四韵八句的是格律诗,二韵、六韵、八韵的,就不是格律诗了吗?
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1-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6-11-1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6-11-1 21:05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1-1 09:06
【用韵规范,诗押平水韵,词押词韵,不可混押。】

试律诗,为何韵押【词林正韵】呢?


如果你的这篇文章就叫作《论永明体的特点》,他到是还能让人接受,但是他不能概括所有的律诗。你现在又来拿唐诗来举例,我和你说,唐诗很多用韵也不规范,或是说虽规范了但是没有严格执行。

所以你列举唐诗还有什么意义?很多规范是后人总结和增润的,但是这种总结和增润不是随意的,主要还是参照唐诗,以不违反律诗的三要素为原则。

点评

三羊回复: 永明体和近体诗一样,都是格律诗。近体格律诗,是永明格律诗的继承与发展。相对于永明格律诗来说,近体格律诗的节律格式,依旧是永明体的上二下三节奏格式。只是继承,并无发展;声律,继承而发展了一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04: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6-11-1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1-1 09:09
王力格律理论中,不没有【节律】理论,其【声律】理论,无非也是清代赵执信谬论的残汤剩饭而已! ...

什么叫作残羹剩饭?你可以不认同他,但是不应该这样去讲。

我们做的一些事情不是都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吗?王力先生总结得好,对近体诗的把握既得要领,又知取舍,并且思路清晰,这种人才在当代很难得。

在如观眼中,王力先生的那本书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是完全可以作中学的教科书的。所以如观建议,以后在中学开设近体诗的课程,作为一名中国人应有义务了解中国诗词演变过程。


点评

从永明到近体的格律诗,王力既无总结也无演绎的探索与研究。王力【又知取舍】的理论,可以使用于当今,但是不能以此【取舍】之后的说法,认定为唐朝近体格律理论,尤其是声律理论!在格律文体中,节律是声律的基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05: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1-2 04:57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6-11-1 20:28
如果你的这篇文章就叫作《论永明体的特点》,他到是还能让人接受,但是他不能概括所有的律诗。你现在又来拿唐诗来举例,我和你说,唐诗很多用韵也不规范,或是说虽规范了但是没有严格执行。
所以你列举唐诗还有什么意义?很多规范是后人总结和增润的,但是这种总结和增润不是随意的,主要还是参照唐诗,以不违反律诗的三要素为原则。

三羊回复:
永明体和近体诗一样,都是格律诗。近体格律诗,是永明格律诗的继承与发展。相对于永明格律诗来说,近体格律诗的节律格式,依旧是永明体的上二下三节奏格式。只是继承,并无发展;声律,继承而发展了一个【二五同平不为病】;韵律,继承而发展了一个【首句押韵不为病】。
【唐诗很多用韵也不规范,或是说虽规范了但是没有严格执行】这句话,本身就是不合逻辑,规范而又不严格执行,唐朝科举的考生试卷与考官判卷的标准何在?再者,【唐诗很多用韵也不规范,或是说虽规范了但是没有严格执行】,也与【以不违反律诗的三要素为原则】,也是自相矛盾的!
至于【后人总结和增润的】,则当为时过境迁的黄花菜了!唐朝没有平水韵,唐人不依平水韵。平水韵,只是宋朝对近体诗押韵的大致总结或概括。三羊在举一个《平水韵》,不能解答的例子。【浮】字,如何押【虞韵】?!

唐大历十年(775)丁泽 状元殿试帖《龟负图》
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五方行有配,八卦义宁孤。
作瑞旌君德,披文协帝谟。乘流喜得路,逢圣幸存躯。
莲叶池通泛,桃花水自浮。还寻九江去,安肯曳泥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1-1 20:35
什么叫作残羹剩饭?你可以不认同他,但是不应该这样去讲。
我们做的一些事情不是都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吗?王力先生总结得好,对近体诗的把握既得要领,又知取舍,并且思路清晰,这种人才在当代很难得。
在如观眼中,王力先生的那本书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是完全可以作中学的教科书的。所以如观建议,以后在中学开设近体诗的课程,作为一名中国人应有义务了解中国诗词演变过程。

从永明到近体的格律诗,王力既无总结也无演绎的探索与研究。王力【又知取舍】的理论,可以使用于当今,但是不能以此【取舍】之后的说法,认定为唐朝近体格律理论,尤其是声律理论!在格律文体中,节律是声律的基础。五言近体诗的节律,是沈约的【上二下三】,也即23两个节奏单位,王力篡改成三个节奏单位,试想王力效颦于清朝赵执信的谬说,还能成立吗?!

点评

从永明到近体的格律诗,王力既无总结也无演绎的探索与研究。王力【又知取舍】的理论,可以使用于当今,但是不能以此【取舍】之后的说法,认定为唐朝近体格律理论,尤其是声律理论!在格律文体中,节律是声律的基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06: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1-2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1-2 06:31
从永明到近体的格律诗,王力既无总结也无演绎的探索与研究。王力【又知取舍】的理论,可以使用于当今,但 ...

你可以代替王力答辩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2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