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47|回复: 107

节律、声律、韵律,是格律诗的三要素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0-3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30 18:26 编辑

节律、声律、韵律,是格律诗的三要素


在下三羊以为:节律、声律、韵律,是格律诗的三要素。至今为止,何伟棠教授的对格律诗的定义,最为精当。相比之下,何伟棠教授略胜一筹王力大师的拖泥带水。对仗,是永明格律诗或近体格律诗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以下摘自何伟棠《永明体到近体》


=====================
永明体格律构成的三要素


  永明体把以声调的异同对立为特点的声律模式引入五言诗,从而使诗歌的格律形式首次成为节律、韵律和声律三要素完备的结构形式,开创了汉语诗律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纪元。跟后来的近体相比较,它也是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三要素各自都有其特定的一些讲求。


  1.节律方面。
  它每句定格五言,两句成联构成相对独立的结构体,两联四句就可以成篇。统计沈约、王融、谢朓的223首平韵五言诗,篇式以四联八句为多,占32%;其次是两联的绝句体,占21%;三联、五联以至十联以上的长律也不少,合计接近全部平韵诗的一半。句内的音拍结构,即“节奏型”为“2·3”(上二下三),节律常规与吟诵层的节律形式一致、重合。这“2·3”的音步组合式既是永明诗歌主体声律格式体系的节律基础,也是区别永明体与近体异同的一大关键。后来永明体衍变为近体,此“2·3”式的节奏型就转换为“2·2·1”。


  2.韵律方面。
  最显著的特点是首次严格区分四声,依四声定韵,让平、上、去、入韵字各自分押,追求“同声相应”的音律效果。由于永明规范要求四声分押且一韵到底,因而律篇的内部也就形成平、上、去、入四个相互平行的子系统:平韵篇、上韵篇、去韵篇、入韵篇。在数量分布上,平韵字相押的律篇最多,在沈、王、谢的366个作品中,占总数的60%。其后近体把用韵纳入平仄律的框架之中,要求韵成分内含的对比因素只作“平一非平”的区分,并使用韵处的韵字只能有平声一类的选择,于是近体诗就成了平韵篇的一统天下。


  3.声律方面。
  它有一个独立存在的、自成体系的格式系统和规则系统。在字声的异同搭配上,它是重在二五、二五字异声;在字声的音律学类型分类上,它是四声分用,即“平—非平”、“上—非上”、“去—非去”、“入—非入”多个对立面分组平行并存。这二五字异声和四声分用结合,就构成了永明诗歌主体声律结构的“基本特征”。它又有过渡性质的一面;除了基本特征之外,还有体现这过渡性一面的“过渡特征”:在四声分用的前提下,它特别重视平声,多用两个对立项为“平—上/去/入”的句子;在强调二五字异声的同时,它倾向于使句中的第四字也成为节点,并由此催生一种“二五字同平声”的特别句型。这些倾向看似跟“基本特征”背道而驰,但却是当时实有的声律现象,且又体现后来发展过渡的走向。因此,对于永明体的声律问题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除了肯定那用四声、二五字异声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之外,还应特别关注其体现过渡性质一面的“过渡特征”。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10-30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声韵而言,其实就是音乐美问题。

点评

您的【声韵】,是否就是声律和韵律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31 0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10-30 22:02
就声韵而言,其实就是音乐美问题。

您的【声韵】,是否就是声律和韵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明体,一朝之体也,也被近体全盘击溃。了解可以,学写免了。

点评

如此说法,似乎大有数典忘祖之嫌疑! 你不要忘记,近体格律诗是韵母格律诗的【继承/发展】。 现在写永明格律体的,大有人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31 0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31 07:09
永明体,一朝之体也,也被近体全盘击溃。了解可以,学写免了。

如此说法,似乎大有数典忘祖之嫌疑!
你不要忘记,近体格律诗是韵母格律诗的【继承/发展】。
现在写永明格律体的,大有人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6-10-31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所谓的三要素有致命的缺陷,且没有什么新发现。节律是什么?不就是格律吗?格律的概念完全可以概括。

此文把节律定义为五言,七言,那宋词怎么办?广义上说,宋词也是格律诗的变体。此文对格律诗的定义太狭隘,不具真正的概括性。


点评

看来你和王力一样,研究格律诗,竟然不懂什么是节奏。声律鼻祖沈约有言在先:五言诗句,分为两句,上二下三。白日——依山尽,为【上二/下三】节奏,是格律诗的句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人,为【下三/上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 08:21
节律,有一定规律的节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31 1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0-31 12:07
这个所谓的三要素有致命的缺陷,且没有什么新发现。节律是什么?不就是格律吗?格律的概念完全可以概括。

...

节律,有一定规律的节奏

点评

我们看看罗烈烈君所概括的律诗三要素:“近体诗格律的基本要素有三:一是平仄格式,二是押韵模式,三是对仗法则。” 看看人家概括的多么简明扼要,对唐诗宋词都具有概括性。您的那位教授所概括的只能算是律诗的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31 1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6-10-31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31 12:11
节律,有一定规律的节奏

我们看看罗烈烈君所概括的律诗三要素:“近体诗格律的基本要素有三:一是平仄格式,二是押韵模式,三是对仗法则。”

看看人家概括的多么简明扼要,对唐诗宋词都具有概括性。您的那位教授所概括的只能算是律诗的特点而已,不能称之为要素。他的那篇节律篇扯到五言上了、扯到永明体上了,不能说他是错的,但是不具备对律诗整体的概括性。


点评

【平仄格式】即是声律;【押韵模式】即是韵律。【对仗】不属于格律范畴。比如说,词牌中有些节奏相同的句子,既可以使用【对仗】,也可以不用【对仗】。近体格律诗一样,可对仗可不对仗。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 08:35
这是你的不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31 2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0-31 13:14
我们看看罗烈烈君所概括的律诗三要素:“近体诗格律的基本要素有三:一是平仄格式,二是押韵模式,三是对 ...

这是你的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31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0: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