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0-5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5 21:29 编辑
唐朝的声律是四声25法,246分明是明朝真空的理论。
你不要搞混了!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 ... &extra=page%3D4
六朝沈约、唐朝元兢、明朝真空的三大声律体系
一、六朝沈约声律体系(也即永明体的声律理论体系):
【1】律句三大类: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2】律联两大类【以平韵首句不押为例】:
平起格式: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仄起格式:
〇仄〇〇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仄〇〇平
二、唐朝元兢声律体系(也即近体诗的声律理论体系)
【1】律句四大类: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元兢的著名理论)
【2】律联两大类【以平韵首句不押为例】:
平起格式: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仄起格式:
〇仄〇〇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近体诗,又分为【换头】和【折腰】两种。近体诗分为两种的说法,可以从唐朝科举诗律诗得到印证。
三、明朝真空声律体系:
【1】律句四大类:
〇平〇仄仄
〇仄〇平平
〇仄〇平仄
〇平〇仄平
【2】律联两大类【以平韵首句不押为例】:
平起格式:
〇平〇仄仄
〇仄〇平平
仄起格式:
〇仄〇平仄
〇平〇仄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