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94|回复: 115

三羊求教:王步高讲授视频讲座中的,王力说法从何而来?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0-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羊求教:王步高讲授视频讲座中的,王力说法从何而来?


东南大学公开课:诗词格律与写作_全24集_网易公开课  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shicigelv.html

[第3集] 平仄、 律句、 准律句 、粘对

平平

这种句型第二字与第五字,在仄声中力求其不同声调,即上去入不同。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4 1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避蜂腰病吧,王力好象没说过。

点评

王步高讲授视频讲座中,说王力有如此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4 18: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4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10-4 18:37
这就是避蜂腰病吧,王力好象没说过。

王步高讲授视频讲座中,说王力有如此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5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王力先生诗论:《汉语诗律学》
    11·2汉字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仄格式中虽然只论平仄,但是做起仄韵诗来,仍然应该分辨上去入,上声和上声为韵,去声和去声为韵,入声和入声为韵;偶然有些上去通押的例子,那是变例。现在反过来谈平韵诗,平韵诗虽然在原则上不必考虑句中各字的上去入三声,但是有些人觉得一句之中,四声递用,乃是艺术的最高峰;所谓四声递用,就是尽可能在一句的五个字或七个字之内,具备平上去入四声,而且相间地应用,比如董文焕声调四谱所举杜审言的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1·2若依照这诗做成一个谱,就是:
入上去平平,平平入去平。
平平入上去,平上去平平。
入去平平上,平平上入平。
入平平上去,平去入平平。
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句都是四声俱全;第二句和第六句不能四声俱全,因为第一字若用仄声就犯了孤平。入句中,没有一句的形式是完全相同的,可说是尽了错综变化之妙,如果七言诗也依照这个办法,更可能做到句句四声俱全,因为七言比五言多了两个字,B式句子四声俱全也不至于犯孤平了。

点评

王步高所说的王力观点,并不是王力这段文字的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5 07:00
附:王力先生诗论:《汉语诗律学》
    11·2汉字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仄格式中虽然只论平仄,但是做起仄 ...

王步高所说的王力观点,并不是王力这段文字的意思

点评

但这段文字及所举诗例已间接地,清楚地表明二四不宜(!)同上去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5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声递用,乃是艺术的最高峰;所谓四声递用,就是尽可能在一句的五个字或七个字之内,具备平上去入四声,而且相间地应用,//
王力这段话是针对所有律句而言,要求四声递用。所举诗例中仄仄平平仄.为淑气催黄鸟,其四声谱为入去平平上。(王力谱记作中仄平平仄,则两仄处肯定入去上相错)
奔丧在湘,只好引用旧文,不知王力先生其它地方还有明说否。

点评

王力关于声律的说法,绝大多数都是糊里糊涂似是而非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5 07:12
四声递用,乃是艺术的最高峰;所谓四声递用,就是尽可能在一句的五个字或七个字之内,具备平上去入四声,而且相间地应用,//
王力这段话是针对所有律句而言,要求四声递用。所举诗例中仄仄平平仄.为淑气催黄鸟,其四声谱为入去平平上。(王力谱记作中仄平平仄,则两仄处肯定入去上相错)
奔丧在湘,只好引用旧文,不知王力先生其它地方还有明说否。

王力关于声律的说法,绝大多数都是糊里糊涂似是而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5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10-5 07:32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5 07:10
王步高所说的王力观点,并不是王力这段文字的意思

但这段文字及所举诗例已间接地,清楚地表明二五不宜(!)同上去入。

点评

【但这段文字及所举诗例已间接地,清楚地表明二五不宜(!)同上去入。】 又是一个似是而非的【不宜】!为何不是【不可】、【不能】、【不许】呢? 可见王力的底气不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5 07:16
但这段文字及所举诗例已间接地,清楚地表明二四不宜(!)同上去入。

【但这段文字及所举诗例已间接地,清楚地表明二不宜(!)同上去入。】
又是一个似是而非的【不宜】!为何不是【不可】、【不能】、【不许】呢?
可见王力的底气不足。

点评

不宜是我的认为,不是王力的。我认为这并非格律上強性规定,而只是修辞应考虑。估计古人未见得全遵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5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10-5 07:33 编辑

王力赞成“有些人”的说法。四声递用这段文字我引入我文《韵律最高形式》,只是认为最好这样,相同不为大错。

点评

仄仄平平仄: 既然是二四交替,何必再二五交替?! 既然是平仄交替,何必再四声交替?! 这不但是双重矛盾的错误,更是双倍双重矛盾的错误。 声律,没有最高(或最低)的形式! 声律,只有合律(或失律)的分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