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罗烈烈

标点符号算不算字?律诗的质变

[复制链接]

141

主题

1740

回帖

60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05
发表于 2016-9-29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9-29 17:36
关于你前面所说的标点特征,什么附着,附加,没形没音,都是错误的,因你的认识是基于古代的断句。没有认 ...

罗烈烈冒号

标点符号不是今天才有的,用在报刊、书籍以及其定义,都不自今日始。百余年来,才被罗烈烈发现,标点符号是中国诗词的一个字。七言诗就成八字了?不过这个所谓“革命”,怎么革?是从你开始吗?是一个字又不念,怎么自圆其说?故作惊人之语,不觉无聊?

点评

过去怎说,那是过去的事,关键是现在怎么定义,赋予什么样的功能。 从来就没有什么法律,规定字符一定要读出声来,也从来就没有什么法律,规定字符一定不读出声来。不只是标点,可以不读出声音,就是文字,也是可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9 2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1740

回帖

60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05
发表于 2016-9-2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9-29 17:11
前已说过,字符有读出声,也有不读出声的。标点不是依附,更不是附着,而是辅助,它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和独 ...

所以,诗词运用标点,没有起质的变化,不是革诗的命。

点评

改变或调整一种习惯,那可不是容易的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9 22:50
古时讲究句读,古典基础好的没有标点也能正常断句,除非“父在母先亡”这类算命先生玩弄的个别把戏。相对而言,诗词断句就更不成问题了。楼主没必要在标点上大做文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9 2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292

回帖

8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9
发表于 2016-9-2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哥传奇 于 2016-9-29 21:58 编辑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9-29 17:42
简化字也称新华字,是国家的法定文字,根据文字法律,不符合新华字典的文字,都是错别字,不得在中国大陆 ...

这个属于正形,切韵、唐韵、广韵等属于正音,平水韵等则是在正音界础上的一种归并简化,以界定入诗汉字的平仄归属并满足组织押韵时一般意义上的谐音要求。

点评

改变或调整一种习惯,那可不是容易的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9 2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292

回帖

8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9
发表于 2016-9-29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淬叶之声 发表于 2016-9-29 21:25
所以,诗词运用标点,没有起质的变化,不是革诗的命。

古时讲究句读,古典基础好的没有标点也能正常断句,除非“父在母先亡”这类算命先生玩弄的个别把戏。相对而言,诗词断句就更不成问题了。楼主没必要在标点上大做文章。

点评

那可未必,一篇古文,一百个人去断句,也许会断出一百个样,再怎么争辩也不会有“公婆”结果,只能是靠权力作裁决。 一首古诗或律诗,若不说明是五字,七字诗或其它有效的凭证作依托,那么,一百个人去断句,也许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9 2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淬叶之声 发表于 2016-9-29 21:21
罗烈烈冒号

标点符号不是今天才有的,用在报刊、书籍以及其定义,都不自今日始。百余年来,才被罗烈烈发 ...

过去怎说,那是过去的事,关键是现在怎么定义,赋予什么样的功能。
从来就没有什么法律,规定字符一定要读出声来,也从来就没有什么法律,规定字符一定不读出声来。不只是标点,可以不读出声音,就是文字,也是可以不读出来的。戏曲,小说,故事,电影等,都是如此。比如:纸面上的“老天爷呀”!说讲人完全可以读“天呀”!老字和爷字都可以不读出来。哈哈!

点评

标点定义早就有了,现已是约定俗成的公共遵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 1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哥传奇 发表于 2016-9-29 21:38
这个属于正形,切韵、唐韵、广韵等属于正音,平水韵等则是在正音界础上的一种归并简化,以界定入诗汉字的 ...

改变或调整一种习惯,那可不是容易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哥传奇 发表于 2016-9-29 22:04
古时讲究句读,古典基础好的没有标点也能正常断句,除非“父在母先亡”这类算命先生玩弄的个别把戏。相对 ...

那可未必,一篇古文,一百个人去断句,也许会断出一百个样,再怎么争辩也不会有“公婆”结果,只能是靠权力作裁决。
一首古诗或律诗,若不说明是五字,七字诗或其它有效的凭证作依托,那么,一百个人去断句,也许就会断出一百个诗样。比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人们完全可以断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句子够通顺,可意思却全变了哦!
正因为这样,现代汉语语言规范,才用法律的形式规定标点。以现在而言,可以这么说,没有标点,便不成诗文。

点评

呵呵,烈烈玩笑了。一般不会的,除非针叶林等人去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9 2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淬叶之声 发表于 2016-9-29 21:25
所以,诗词运用标点,没有起质的变化,不是革诗的命。

改变或调整一种习惯,那可不是容易的事。

点评

用标点早就成公众与传媒习惯。 标点小学教育就有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 1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292

回帖

8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9
发表于 2016-9-29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9-29 22:39
那可未必,一篇古文,一百个人去断句,也许会断出一百个样,再怎么争辩也不会有“公婆”结果,只能是靠权 ...

呵呵,烈烈玩笑了。一般不会的,除非针叶林等人去断。

点评

怎么能说不会呢?还不是你的篇名或归类标明五七言,另外就是平仄格式作凭证,否则,怎断都成句读,难不成去问作者? 你现在所看到的古诗古文,都是专业人士整理,加上标点符号的,你的所谓领会,实际也是沿着人家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9 2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哥传奇 发表于 2016-9-29 22:59
呵呵,烈烈玩笑了。一般不会的,除非针叶林等人去断。

怎么能说不会呢?若不是你的篇名或归类标明五七言,另外就是平仄格式作凭证,否则,怎断都成句读,难不成去问作者?
你现在所看到的古诗古文,都是专业人士整理,加上标点符号的,你的所谓领会,实际也是沿着人家断好的思路去理解。
很简单,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百个人去断,一百个样,一百个意思,争辩“公婆”有结果吗?结果只能是权力裁决。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7: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