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言哉

崔灏黄鹤楼非拗律诗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21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21 10:09
此诗如按“平起仄收式”诗格原型来要求,有14字的平仄与定式不符。为什么有这么多平仄不符的诗还会成为好诗 ...

不能简单的说是好诗,应是七律中的好诗!
七律中的好诗,崔颢第一。
崔颢第一,并非说的声律。因为,声律并无第一第二的说法。
崔颢第一,也非意境,而是修辞。或修辞的好孬,或修辞的多少。

点评

第一之说亦不过严沧浪一人之见罢了,要说第一,李白才真是天下第一,一句话把崔灏捧上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1 1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9-21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1 11:21
不能简单的说是好诗,应是七律中的好诗!
七律中的好诗,崔颢第一。
崔颢第一,并非说的声律。因为,声律 ...

第一之说亦不过严沧浪一人之见罢了,要说第一,李白才真是天下第一,一句话把崔灏捧上天。

点评

南宋诗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提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崔颢的《黄鹤楼》,随有“唐人七律,崔颢第一”的盛名,从此广为流传,至今千年不衰。 所谓“唐人七律,崔颢第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1 11:54
论修辞,论诗体修辞,论近体诗体修辞、论近体七律修辞,崔颢第一当值无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1 1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21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21 11:32
第一之说亦不过严沧浪一人之见罢了,要说第一,李白才真是天下第一,一句话把崔灏捧上天。 ...

论修辞,论诗体修辞,论近体诗体修辞、论近体七律修辞,崔颢第一当值无愧!!

点评

严沧浪一句戏言,后世读书人就当作圭皋,可见读书人之迂腐。仅传世全唐诗就有四万多首,七律诗究竟有多少首尚没人认真统计,我不知严沧浪是否通读所有七律诗?如没能通读,第一之说显然只是溢美之词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1 1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2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21 11:32
第一之说亦不过严沧浪一人之见罢了,要说第一,李白才真是天下第一,一句话把崔灏捧上天。 ...

    南宋诗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提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崔颢的《黄鹤楼》,随有“唐人七律,崔颢第一”的盛名,从此广为流传,至今千年不衰。

    所谓“唐人七律,崔颢第一”,既不是“声律”第一,也不是“意境”第一。声律,是硬指标,声律有合律不合律之分,声律没有第一第二之说。意境,是软指标。意境有美好不美好的相对表述,意境没有第一第二的绝对说法。南宋诗论家,严羽的“唐人七律,崔颢第一”,应该是相对于具备硬指标的修辞艺术而言。

    崔颢的《黄鹤楼》,频繁使用修辞手法,仅从【双声、叠韵、重字、叠词】来论,因修辞所牵连的字数高达30个。修辞的字数,是非修辞字数的1.2倍。不管是从盛唐来说,也不管从大唐来论;不管是从古风来说,也不管从律诗来论;不管是从崔前来说,也不管从崔后来论。崔颢可谓,空前绝后,无人超越。尤其前句一二三,字字围绕黄鹤间。三扣主题《黄鹤楼》,堪称今古第一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9-21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1 11:36
论修辞,论诗体修辞,论近体诗体修辞、论近体七律修辞,崔颢第一当值无愧!! ...

严沧浪一句戏言,后世读书人就当作圭皋,可见读书人之迂腐。仅传世全唐诗就有四万多首,七律诗究竟有多少首尚没人认真统计,我不知严沧浪是否通读所有七律诗?如没能通读,第一之说显然只是溢美之词罢了。

点评

文章千古事,岂能作戏言?据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注,黄鹤楼首句为“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如此平仄与现在不同。喻守真认为“昔人已乘黄鹤去”为误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1 1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1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9-21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1 12:12
文章千古事,岂能作戏言?据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注,黄鹤楼首句为“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如此 ...

不排除有些古人也象今人爱标新立异以博成名的可能,对这些历史浮云,很难厘清。一首多处出韵的诗说成天下第一,可见严沧浪之托大。我们有理由质疑他,而不是盲目迷信。

点评

一千多年来名家甚多,皆无这等贬语。难道他们都迷信严羽吗?不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1 1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1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9-21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否定《黄鹤楼》是首好诗,但成了天下第一,许多功夫是在诗外的,比如流传的李太白的一句话,还有严沧浪的评价。透过这些,我们今天应该就诗论诗,客观分析它究竟好在哪里,有没有美中不足之处?而不是说来说去重复的都是前人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9-2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它最值得肯定的就在于敢变通,在于不肯因文害义。而不是修辞技巧或什么拗救方法得当,诗明摆着就是多处出韵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1: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